• 2025-05-18 15:10:59
  • 阅读(1717)
  • 评论(31)
  •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5月17日,北京地坛公园“方泽文博大课堂”正式开讲。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带来首场讲座“博物馆里的故事”,从北京市博物馆经管概况,讲到东城区博物馆的特色亮点。

    5月17日,地坛公园,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为市民带来“方泽文博大课堂”首场讲座。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主办。作为都城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该项目以地坛方泽轩为核心园地。从2025年5月至2026年4月,“方泽文博大课堂”将以每月一主题的形式连续开展,通过公益性系列通识讲座、展览、互动等多种形式,遍及文博知识,打造文明消耗新场景。

    展开剩余 63 %

    地坛方泽轩内,市民观看北京中轴线数字展览。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东城区是北京历史文明资源最密集的城区,域内坐拥故宫、国家博物馆等世界级文明地标,拥有不可移动文物384处、非物资文明遗产名录项目225项,堪称“露天博物馆”。“东城区是中国人自立建设博物馆的发祥地。”刘超英介绍,1912年,民国当局教育部决定,在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办处;1918年,筹办处迁至故宫的端门与午门;1920年11月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时刻,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宣乐成立。

    近年来,东城区坚持“文在城中、以文明城、文城一体”的发展理念,全力构建全国文明中央核心承载区。此次“方泽文博大课堂”项目依托地坛深厚文明底蕴,以名家课堂为底子,邀请历史、艺术、科技、非遗等范畴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围绕皇家文明、胡同记忆、非遗技艺等主题进行深度解读;同时搭建固定MR/VR展示体验区,利用数字技术再现重要历史节点,体验历史影像库、北京中轴线遗产档案库。

    观众通过MR/VR设备感受触手可及的历史之美。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地坛公园主任郭梁透露表现,地坛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文明遗产,承载着明清两代皇家祭地的使命,是祭奠文明的鲜活见证。将“文博大课堂”设立于此,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次面向广大公众的文明邀请。“我们希望借助这一举措,让市民在熟悉的城市一角,重新领略文明的奇特魅力与深邃内涵。”

    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随着大课堂的启动,设计周文创示范店也在方泽轩开业,将团结设计力量共同开辟地坛和中轴线特色产品,为市民的文明生存增加一些“小玩意儿”。

    随着大课堂的启动,北京国际设计周文创示范店在方泽轩同步开业。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发布于:北京市
    5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