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3 11:26:26
  • 阅读(3506)
  • 评论(40)
  • 5月11日,第十四届“周庄杯”天下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举行,香港作家赵咏冰的《劏房的天空》荣获特等奖。

    湖南作家李彩红的《豹斑马》、河北作家王倩的《绿髯口》分获一等奖,山东作家莫晓红的《等一场台风》、广东作家风休的《心门》、江苏作家石若昕的《黄一桶见过大海》、四川作家李莉的《驱寒使者》分获二等奖,尚有八篇作品获三等奖,十篇作品获良好奖。

    《少年文艺》杂志编辑与获奖作者合影。

    “周庄杯”是天下唯一专门针对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专项赛事,已连续举行十四届,共产生352篇获奖作品,已然成为被业界高度认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赛事。

    第十四届“周庄杯”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收到3000余篇参赛作品,通过初评挑选出63篇佳作,再经过复评、终评两轮严格审慎专业的匿名评审,最终25篇佳作锋芒毕露。获奖作品中既有对现实生存、地域文化、社会变化、人工智能的关注与呈现,也有对少年儿童情感、生理的幽微洞察,和对人情人性的深刻剖析,通过鲜活的故事、精良的结构、别致的视角,多维度呈现不同年月、不同地域少年儿童丰富的生存神态和精神样貌,代表了当下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潮水风向。

    展开剩余 69 %

    特等奖获奖作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劏房的天空》聚焦当下香港底层家庭的一样平常生存,以两个少女的友谊为主线来结构故事,将少年的愁绪、乡村生存的变化和期间发展的洪流交相融汇,展现出勇毅不屈的生命立场。女孩“老古”蜗居在香港小小的劏房中,物质贫乏却率真、善良、积极,颇具生存智慧和生命韧劲。随家人移居香港的本地转学生“我”,在与老古的交往中摆脱了陌生情况带来的烦躁消沉,重获重生的勇气。作品将少年成长中难解的逆境付诸文学表达,在人与人、人与情况的干系建构中显示蜕变,举重若轻,体物入微,既实在刻写了生存的庞大艰苦,又有力跃出了现实的沉重。

    作者赵咏冰是一个儿童文学“新人”,两年前,她初涉儿童文学范畴,经过种种类型尝试,逐渐发现儿童现实文学对自己有天然的吸引力。于是,从去年最先,她将关注眼光聚焦到自己生存的中国香港,“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一股强烈的感动迅速包裹住了我——是的,我想要讲关于香港儿童的故事。”

    曾有人问赵咏冰,“儿童文学已有如此多的经典,为何你还要写儿童文学?”往常她有了自己的答案,“生存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向前流淌,十年二十年前的儿童与本日的儿童所面对的现实幸免是不一样的;香港儿童与湖南儿童的现实体验幸免是不一样的;乡村与乡村的孩子,甚至富裕家庭与平民家庭的孩子,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生存现实。儿童文学作家如果牢牢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幸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这些带有人性温热的观察与誊写,也恰恰是AI所永不克不及取代的。”

    赵咏冰进展,通过她笔下的儿童现实故事,“那些鲜活的生命能够从破碎中重塑自我,最终以暖和的姿势,从新走回现实,走回儿童的生命之中,为每一个正在迷惘中的心灵带去前行的勇气和动力。我想,这就是儿童文学作家的角色,他/她既是生存的体验者,更是生存的讲述者。”

    第十四届“周庄杯”天下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颁奖现场。

    《豹斑马》叙述沉稳,语言淳厚,在对少年与烈马“豹哥”的双向凝视中,探讨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联。《黄一桶见过大海》是一篇饱含文学质感的校园小说,作品细节饱满,结构精巧,情节步步促进,原形若隐若现,如同舞台剧一层一层地降下帷幕,最终带领读者直面友谊、生死、离别的成长难题。旅法作家邹凡凡的《你好,匹诺曹》是本届唯一获奖的科幻题材小说,以人工智能对情感的进修为主线,在人机交互中昭示人类情感的价值与意义。

    本届大赛的获奖作家以年轻新锐作者为主体,呈现出“新老皆宜”的面貌。深耕多年的儿童文学作家在纯熟圆融的本领以外,不断挖掘创新转型的可能性;年轻作者则在选材和显示手段上敢于突破,新奇有趣,带来了一股清爽之风;由此形成的文学代际对话与创作传承,让作品呈现出缤纷面貌的同时又不失汜博的熏染力,共同展现了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丰富性、多元化和新风貌。

    《少年文艺》杂志将连续刊发悉数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也将收入“《少年文艺》典藏书坊”系列丛书,由少年儿童出书社出书。第十五届“周庄杯”天下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即日起正式启动。

    发布于:上海市
    3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