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0 00:01:51
  • 阅读(11263)
  • 评论(37)
  • 岳阳楼景区汴河街充满着明清古韵和烟火气。

    红网时刻旧事2月19日讯(记者 吴果然 通讯员 陈杏) 门庭若市的岳阳市岳阳楼景区汴河街,充满着明清古韵和烟火气,街上特产商号林立,非常打眼的非遗成了这条繁华街道的“明星”。

    2月18日,记者离开这条街走访时发现,由非遗技艺建造的十三村酱菜、长乐甜酒、君山银针茶、临湘青砖茶、平江酱干等特产,广受消耗者喜爱。

    “千军易得,一‘酱’难求。”汴河街十三村土特产总店门口贴的这幅红纸春联,配以“酱财”的横批,布满着大气、怒气、财运。这里西临洞庭湖,往北步行15分钟就可达到岳阳楼。

    走进店内,酱香味扑面而来。货架上,琳琅满目标十三村酱菜整齐摆放,香菇酱、牛肉酱、辣椒酱等各类酱菜无奇不有,让人食指大动。

    展开剩余 52 %

    十三村土特产总店顾客盈门。

    “此前吃过一次十三村酱菜,念念不忘,没想到来汴河街玩能碰到这个店,说什么也要带些归去。”记者在店里碰到一名正在扫货的游客,手上提着店里供应的礼品袋,上面印有“岳阳”和《岳阳楼记》。

    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总司理李国武泄漏,今年春节时代,借着岳阳将举办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的东风,店里的销量是去年的3倍,平均每天要卖15000瓶各种酱菜。

    记者获悉,早在2009年就成为省级非遗的十三村酱菜建造技艺是门老技术,从三国时代发展而来,已经长达1800多年。“十三村”选用优良蔬菜用土坛封好,藏入酱窖中举行天然发酵,用时至多7个月,再加18种鲜香料慢火熬制,最终熬出酱香浓厚的美味。

    酱窖中的酱坛。谭可涵 摄

    比年来,十三村举行守正创新,在保留酱菜传统风味的同时,加入更多物料元素,让分歧的食材和酱搭配,降盐提鲜,产种类类也从最后的3种腌制菜品扩大至20余款。2024年,十三村入选中华老字号。

    李国武说,今年结合湖南旅发大会,他们推出了鲜香辣兼备的鲜卤酱板鱼新品,还将把石磨、石碾、酱坛等制酱对象搬到店里展示,让游客亲自体验非遗技艺,将十三村打形成网红品牌。

    发布于:湖南省
    5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