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姗
“以后的环球经济正从已往注重量的增加转向注重质的提拔。ESG不但是衡量企业责任的紧张维度,更是引领企业完成长期价值、推动绿色转型的内正在驱动力。” 5月17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正在“2025第七届中欧ESG高峰论坛”上表示。
论坛现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公布的《2025ESG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中国的ESG信息表露近年来正在政策指引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疾速崛起,呈现“多方共促、加快范例”的发展态势。
《白皮书》显示,中国A股上市公司公布ESG报告的数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2023年度,共有2220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ESG报告,表露率达到41.56%,比2022年增长约20%,比2021年增长约51%。截至2024年6月,2023年度ESG报告的表露率进一步提拔至57.83%,其地方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表露率高达95%。
行业漫衍方面,金融行业的整体表露笼盖率已凌驾90%,公用事业和动力行业凌驾60%。地区差别也正在缩小,截至2024年8月,西部地区A股上市公司的ESG报告表露率达45%,较2023年增长13%。《白皮书》指出,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企业对可连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赓续提高。随着“双碳”方针的深切促进,碳排放、动力使用服从及绿色供给链已成为最受投资者与"大众存眷的议题之一。
睁开剩余 52 %《白皮书》还显示,中国大型国企与民营企业正在ESG信息表露方面各具特色,但都展现出愈来愈高的透明度与合规性。国企更多是受国家战略指导,表露内容盘绕社会责任、环境管理和平安生产睁开,着重展现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贡献;而民营企业则更夸大市场化驱动和国际化对标,注重经过创新和贸易模式融合,完成可连续发展方针,推动企业正在环球合作中占有有利位置。两类企业正在中国ESG信息表露的分歧路径和策略中,展现了各自特色,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企业正在环球资本市场中对可连续发展的日益重视。
《白皮书》同时提到,只管中国企业的ESG信息表露珠平已有明显提拔,但正在数据质量、信息透明度和报告一致性方面仍存正在较大差异。分歧企业对“环境”“社会”“管理”的定义和指标口径差别明显,缺乏统一而具操作性的原则。此外,第三方鉴证与独立审计的笼盖面不足,也为“选择性表露”与潜正在的“漂绿”(greenwashing)举动留下空间。
不过,《白皮书》以为,随着与国际可连续原则理事会(ISSB)的原则的逐步接轨,中国ESG表露的标准化与可比性可望逐年加强。同时,香气扑鼻港交易所与内地交易所的互联互通机制也将正在肯定程度上推动A股上市公司与国际支流原则接轨。另一方面,国内的“双碳”方针与赓续升级的环保执法法规,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从“主动合规”向“主动沟通”变化,渐渐呈现“羁系—市场—社会”三元协力的良性互动。
正在环球可连续发展的汹涌海潮中,ESG已跃升为企业发展和国际交换的枢纽议题,全方位重塑着企业运营模式、投资决策方向。《白皮书》指出,从长期看,伴随绿色金融与可连续消耗理念的遍及流传,中国企业正在环球供给链与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会更依赖于ESG信息表露的质量与深度。政策与市场信号表明,将来中国ESG信息表露将呈现出七方面趋势,即更遍及的强制性笼盖、更精细化的指标系统、更多维度第三方鉴证、更静态化的表露体式格局、更深切的供给链责任延长、更紧密的绿色金融联动、更多元化的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
公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