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2 16:17:19
  • 阅读(10390)
  • 评论(23)
  • 国联水产近期在2024年度业绩申明会上表示,将通过聚焦大单品计谋、打造国内国际双轮回的销售款式、研发聚焦爆品、聚焦食品主业等方式打造未来盈利点。多项措施背后,是国联水产连亏六年待增的业绩。广东证监局的《行政羁系措施决定书》则揭开了其收入核算禁绝、内控存在缺陷等系列毛病。

    从全产业链结构到瘦身聚焦食品主业,从押注小龙虾风口到叫停相关扩建项目,国联水产的“断臂”能否换来重返盈利期的重生?

    净利润连亏六年

    2025年5月,国联水产召开2024年度业绩申明会。2024年,国联水产实现营业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减少26.16%;实现净利润约-7.42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展39.62%的亏损幅度。

    国联水产指出,营收下降主要是因商业类的产品和市场受影响较大;净利润亏损扩展主要是因全球经济背景下,水产行业受庞大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商业关税的持续影响、水产消费市场景气宇不佳、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销售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终端市场销售缓慢、公司计提较大资产减值等要素,全年出现较大亏损。

    对付在全球供给链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给而且控制本钱,国联水产在业绩申明会上表示,公司将结构全球供给链,在全球主要对虾等水产品主产区构建计谋互助火伴,同时深挖国内养殖水产品品种潜力,均衡短时间本钱控制与长期稳定性。

    展开盈余 84 %

    现实上,这已是国联水产亏损的第六年。就增减情况而言,2019年至2024年的六年时候内,国联水产五年都处于营收、净利双降境地,仅2022年业绩出现长久回温。针对投资者体贴的未来盈利点,国联水产回应称,下一步,公司将在生产端聚焦“321大单品”计谋,即前三大单品分别占营收30%、20%、10%以上,狠抓生产端邃密化管理和工厂降本增效;销售端优化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内国际双轮回的销售款式,持续促进全渠道营销,继承扩展销售规模,提升营销端规模效益;研发端将继承立异,聚焦普适性强、原料稳定的爆品,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进级产业链,计谋聚焦食品主业,剥离上游板块,轻装上阵,减轻上游板块对公司资金链的包袱。

    “公司前期举行了全产业链结构,但是上游业务对公司产业链没无形成综合优势,反而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的拖累”,国联水产表示,公司当下的计谋发展偏向是进一步聚焦食品主业,在水产食品研发、加工、营销环节深耕。年报显示,继前期剥离种苗、养殖等业务后,国联水产在2024年继承剥离饲料业务。从效果来看,2024年,国联水产94.80%的营收来自水产食品德业,饲料营收占比降至4.35%,另有0.85%为其他行业营收。

    叫停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

    年报中,国联水产将自身主要产品分为以预制菜品为主的精深加工类、初加工类、全球海产精选类,并将虾饺、烤鱼、小龙虾、黑鱼片称为公司预制菜的“四大主力”。

    为扩展公司水产品深加工的产能,满意日趋增进的市场需求,国联水产曾计划募资10亿元,一半用于投入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以下简称“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的扶植,该笔定增终究在2022年12月落地。

    资料显示,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总投资约6.02亿元,个中5亿元来自前述募集资金,规划扶植期为12个月。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深加工产品。

    国联水产表示,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系公司结合当时市场情况、行业发展趋向及公司实际情况等要素订定。2020年,中国小龙虾产业连结优越发展势头,小龙虾养殖面积、产量、产值立异高,企业数目超过1.7万家。小龙虾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466.10亿元增进到2020年的3448.46亿元,年均复合增进率为23.84%,已成为当时中国最火爆的餐饮和网红食品之一。为满意市场规模日趋增进的需求,同时办理小龙虾季节性问题,公司需要扶植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扩展小龙虾深加工产品的产能,让消费者在旺季也可以或许吃到口感好、风味佳的熟食小龙虾产品,同时抓住市场机遇,巩固和进步公司在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中的职位和竞争力。

    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月18日完成项目扶植,但在2023年底延期至2026年1月17日完工。不外截至2025年3月底,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正式扶植仅投入募集资金3887.69万元,不敷原计划的10%。

    2025年4月,国联水产公告称,项目筹建之初正值小龙虾热度不断爬升,产业出现迸发式增进,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之际。但比年来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小龙虾热度消退、价格持续下跌,加之预制菜市场繁荣度消退。公司现有生产线产能负荷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能可以或许满意现有的市场需求。因此经谨慎思量,公司拟终止该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并将上述盈余募集资金永久增补活动资金,从而进步公司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资本设置。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变化适时以自有资金投资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

    2023年年报被查出七项问题

    业绩增进难题待解、募投项目终止之际,国联水产还被中国证券监视管理委员会广东羁系局(以下简称“广东证监局”)查出2023年年报存在收入核算不精确、存货削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精确、流动资产减值不充分、外部控制不规范、年度前五大客户情况表露不精确、内幕信息管理不规范七项问题,并于2025年4月底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羁系措施决定书》。

    就收入核算而言,国联水产2023年供港业务所有路段运输均由上游供给商承担,公司实际控制商品时候短,运输过程中,实际由上游供给商间接承担商品消耗风险。故而,在供港业务中,公司应当被认定为代理人依照净额法核算,但实际却采用了总额法核算。

    此外,根据销售条约商定,货品控制权均应在经销商实际提货时发生转移,即国联水产开出发货单,在客户已提取货品或物流公司已提取货品时举行确认收入。然而2023年,国联水产对经销商自提形式下的部份销售业务,实际是依照形式上的出库时点确认收入,相关货品出库后,并未转移存放地点,出现了提早确认收入的违规情况。

    国联水产的内控、信披缺陷也在本次检查中裸显露来。广东证监局指出,国联水产推销业务相关内控执行不合规,活鲜水产品推销未留存业务原始交付单据。库存管理和核算外部控制不完善,公司存货实际收支库管理过程中,无书面记录各区域存放的存货品种、数目、日期等,仅通过野生管理,影响存货无效管理及核算的精确性;未能精确收罗存货实际库龄情况,而是以存货收发存表为底子摹拟计算存货库龄,与实际存货状态不符。SAP零碎存在账号同享且无法明确同享账号的所有实际持有人、非实名账户,部份用户不适当地拥有与岗位职责不符的零碎权限、平凡用户持有通用维护等IT专属权限等零碎权限问题。

    2023年年报表露的前五大客户中,前三名由统一人控制。而国联水产未合并表露与相关客户的交易,导致2023年年报表露的前五大客户情况不精确。

    此外,国联水产2023年年报等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由证券部挂号,相关知情人均未具名确认,违反了《上市公司羁系指引第5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挂号管理制度》。

    广东证监局认为,李忠作为国联水产董事长、总经理,樊春花作为财务总监,梁永抖擞为董事会秘书,未依照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义务。基于上述违规行为,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国联水产采用责令改正的行政羁系措施,对李忠、樊春花、梁永振采用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羁系措施,并指出公司应对相关义务职员举行外部问责,于收到决定书30日内完成整改,向广东证监局报送公司整改及外部问责情况报告,并抄报深圳证券交易所。

    “很难说上市公司不清楚被羁系惩罚的风险”,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上市十余年的企业,本次国联水产的多项违规行为都和财务业绩挂钩,不清除现在在业绩承压背景下,公司面对无法改变的晦气局面,出于稳定股价等利益思量,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像存货收支库仅通过野生管理,无书面记录等行为都可能涉及财务数据不真实,无法举行审计核实,形成上市公司的信息表露存疑,威逼投资者利益。”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国联水产目前已公布前期会计不对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告,将2021年-2023年合并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调减为43.61亿元、48.49亿元、46.17亿元,更正幅度为-1.13亿元、-2.65亿元、-2.92亿元;将母公司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调减为30.96亿元、32.42亿元、30.17亿元,更正幅度为-6829.46万元、-1.5亿元、-2.06亿元。2024年年报中,国联水产表示,为更严谨地执行收入原则,已将2021年-2023年部份鲜活商业业务的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围绕现在为什么在财务方面出现多项疏漏,公司后续将如何增强内控管理、提振业绩等情况,新京报记者致电国联水产,并根据要求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复兴。而在相关公告中,国联水产表示,公司及相关义务人充分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将构造相关义务职员增强对相关法律法例的学习和理解,进步公司信息表露质量和规范运作认识及程度,并提升会计核算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纂 唐峥

    校正 穆祥桐

    公布于:北京市
    1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