欙鳇茽餐新闻网
5万元购买的碳汇产品,成了吴鹏的一块心病。
“国度支撑”“稳赚没有赔”“单价会达到1000元/吨”,一系列噱头一度让吴鹏对投资“滇巧家林碳C1”笃信没有疑。而出手仅两个月,随着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央(以下简称“甘肃碳交”)突然关停交易,除了亏损退出,吴鹏至今找没有到前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观察中,多位投资人称接到“甘肃碳交”的客服电话,要求以40元/吨的价格回购2023年至2024年4月期间卖出的“滇巧家林碳C1”,且未说明详细原因。这一价格导致投资者面对亏损,部分人损失高达50%以上。投资者难以接受莫名的低价回购,交易也是以对峙了一年多时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重到,早正在2024年,“甘肃碳交”官网发布了三则休市公告,个中最近的休市情况说明停留正在2024年4月24日,称因系统维护将紧急排查并修复系统问题,并答应正在系统故障排除后,尽快恢复出入金服务。
“滇巧家林碳C1”是否存正在?频频被投资者抛出的疑问,至今没有答案。观察期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多次致电项目产品挂牌方金咏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截至发稿无法取得联系,“甘肃碳交”工作人员则谢绝回应。
业内子士提示,碳资产是一种新兴的投资产品,大部分人没有晓得其前因后果,所以有一些没有法分子借着碳交易的名号处置非法活动。投资者正在投资决策前一定要从多个渠道进行了解,避免失落入没有法分子的圈套。
睁开盈余 87 %锁仓期突遭“关停”,客服来电半价回购
2023年11月底,吴鹏正在“甘肃碳交”公众号上看到一则《关于滇巧家林碳C1上市公告》,公告显示“甘肃碳交”挂牌一款碳汇产品,挂牌产品为云南省巧家县人民政府所属的林业资源开发项目下的碳汇产品。
滇巧家林碳C1上市公告。“甘肃碳交”官方微信截图
有过一些投资经验的吴鹏,萌生了购买的设法主意。“这个公告是红头文件,挂牌产品也是响应国度政策,再加上我又正在企查查上查了一下‘甘肃碳交’这个公司,看着还是很靠谱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投资的种子。”
此后,经过朋友推荐,吴鹏接触到厦门范果果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范果果”)。吴鹏口中,这个公司号称为“甘肃碳交”会员单位,负责“滇巧家林碳C1”的宣扬销售。
贝壳财经记者搜索公开信息看到,2023年12月,“甘肃碳交”与范果果正在兰州举行了会员单位签约授牌仪式。
甘肃佳碳科技公众号上发布的“甘肃碳交”与范果果签约照片。截图
吴鹏报告贝壳财经记者,正在范果果员工的推荐下,自己于2024年2月20日以81.48元/吨的单价购入了611吨“滇巧家林碳C1”,向“甘肃碳交”银行账户汇入5万元,并与范果果签署产品委托锁仓协议,志愿锁仓6个月。
根据合同,锁仓到期解锁后,投资人可根据市场行情正在“甘肃碳交”平台自由交易或继续持有商品。
吴鹏签署的产品委托锁仓协议。受访者供图
仅两个月后,吴鹏却发现自己被“套”。2024年4月22日,“甘肃碳交”App发布《关于“甘肃碳交”休市的公告》,称因“甘肃碳交”系统问题,中央决定自即时起休市,停息办理统统出入金工作。
“甘肃碳交”休市公告。截图
“画饼”高收益,这一投资也曾让刘耘充满幻想。“我们几个人一起买了20多万元,因为以为是‘甘肃碳交’的产品,又正在‘甘肃碳交’的平台上进行交易,没有会有太大问题。当时卖我们产品的范果果董事长洪秋阳一直引导,说这款产品之后单价会达到1000元/吨。”
出手之前,张成曾到线下见识“滇巧家林碳C1”的拉新阵势。“范果果正在产品宣介阶段构造过三场线下讲座,人数从十几到三十几没有等,都是朋友带朋友。”
正在投资人提供给贝壳财经记者的线下讲座视频中,宣称为范果果董事长的洪秋阳宛如“甘肃碳交”代言人,以“国度支撑”、收益前景为噱头,推介“甘肃碳交”和“滇巧家林碳C1”产品,称“‘甘肃碳交’是全我国碳交所中最专业、最会做交易的,没有之一”“滇巧家林业碳汇这段时间大概会涨得比较快。”
正在观察中,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五位投资人,他们的履历颇为类似,均是经过范果果以70-90元/吨的价格购买“滇巧家林碳C1”。此后,“甘肃碳交”休市,宣称为“甘肃碳交”的客服要求以40元/吨回购。目前,多位投资者联系“甘肃碳交”,客服以“资金冻结”为由,让投资者耐心等待,至于还需多长时间,客服透露表现无法预判。
贝壳财经记者正在“甘肃碳交”官网搜索看到三则休市公告,个中2024年1月5日称,因为今日出现重大网络通讯故障,决定克日起休市。2024年4月22日和4月24日,先后发布休市公告,称因系统维护将紧急排查并修复系统问题,并答应正在系统故障排除后,尽快恢复出入金服务。
投资拉锯战:碳汇产品开发成谜
“从去年4月22日最先,全部平台都处于休市的状态,没有能买卖,若是答应‘甘肃碳交’40元/吨回购的话,他们就会从后台系统里把你这个数据给剔除失落。”一名投资人报告贝壳财经记者。
投资堕入拉锯,人们也最先质疑“滇巧家林碳C1”是否存正在。
根据“滇巧家林碳C1”的产品介绍,项目产品挂牌方为金咏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挂牌产品为云南省巧家县人民政府所属的林业资源开发项目下的碳汇产品,项目所正在正在巧家县辖区。
有投资者报告贝壳财经记者,范果果正在宣扬“滇巧家林碳C1”产品时称该产品是CCER(国度核证志愿减排量),产品中“C1”就是CCER的首字母。
现实上,CCER项目会正在天下温室气体志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中公示,并且北京绿色交易所是目前唯一的CCER交易机构。贝壳财经记者正在天下温室气体志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中查询,未搜索到“滇巧家林碳C1”项目。
5月15日-5月20日,贝壳财经记者多次致电巧家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透露表现未据说过“滇巧家林碳C1”,对付这一产品上市也没有清楚。个中一名工作人员称,辖区内目前没有碳汇产品,较早之前金咏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有过联系,项目准备一段时间后没有进行,平时与这一公司也没有联系。
这一产品为什么会被低价回购,底色如何和何时能力最先交易?为了解开这些谜团,贝壳财经记者拨打了金咏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官网电话,和投资人提供的范果果董事长洪秋阳联系体式格局,截至发稿时均无法取得联系。
此后,贝壳财经记者多次致电“甘肃碳交”,工作人员均谢绝就相干问题做出回应。
天眼查显示,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央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万元,甘肃科技投资团体有限公司持股51%,兰州情况能源交易中央有限公司持股49%。目前,主营营业为碳抵消产品补偿交易、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排污权交易。
根据“甘肃碳交”公告大略统计,“甘肃碳交”此前上架的吉辉南林转01、吉辉南农碳04、晋安泰废热05、滇巧家林碳C1、冀元氏林碳、兰中研光伏07、白银珠光伏08均处于关停交易状态。“甘肃碳交”公告了部分碳汇的结算举措,个中,冀元氏林碳产品、吉辉南农碳04按2024年4月22日收盘价进行结算。
“甘肃碳交”App上冀元氏林碳产品结算公告截图
天下有9个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所,要提防假借碳交易名号的骗局
碳汇产品是指经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管理等措施吸收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浓度的生态系统服务产品。
根据“甘肃碳交”“关于滇巧家林碳C1上市公告”,其正在项目规模方面宣称首要为巧家县所辖森林资源,共计120万亩林地,预计每年可发生碳汇72万吨,此次挂牌20万吨。至于交收体式格局,根据国度有关规定,林业碳汇每五年为一个开发周期,此次挂牌的20万吨为20年的份额,分四次与投资者交收,每次5万吨。
这一公告也进行了风险提示,全部交收完毕需约15年,时间久,没有确定因素较多,投资须审慎。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碳汇产品成为小众投资热点。
2024年天下碳市场碳价两度破百。天下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2022年度)综合价格收盘价正在50元/吨—82元/吨之间颠簸;正在第三个履约周期(2023、2024年度),收盘价突破百元后,回掉队再次破百,较天下碳市场启动时48元/吨的价格上涨一倍多。天下碳市场碳价的上涨没有但为碳减排提供了清楚的价格信号,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碳市场中来。
没有过,碳市场与股市比拟,更多地受到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影响,而没有是纯真的投机行为。
目前,天下有9个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所,分别为北京绿色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上海情况能源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碳排放交易所、四川联合情况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央、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央、海峡股权交易中央,它们大部分都允许个人参与。个人投资者可以正在上述碳排放权交易所开设交易账户,经过购买处所碳市场的配额来进行投资。
“就碳汇产品而言,一个没有正在任何减排机制下核证过的项目,挂牌交易本身就没有符合交易所的规则,甚至可以说是个骗局。”一名处置林业碳汇研讨的业内子士透露表现。
业内子士指出,合规的处所碳汇产品须具备林业部分发布的处所性开发方法学,明确的交易、流转、刊出等全流程管理规定,形成可备案、可管理的碳汇项目。
此外,业内子士提示,碳资产因为是一种新兴的投资产品,大部分人没有晓得其前因后果,所以有一些没有法分子借着碳交易的名号处置非法活动。投资者正在投资决策前一定要从多个渠道进行了解,避免失落入没有法分子的圈套。尤其是CCER,目前普通大众没有能直接购买CCER,只要法人能力开户和购买,且目前唯一正当交易的机构为北京绿色交易所。
对付涉嫌敲诈的机构,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件所合伙人王星律师报告贝壳财经记者,投资者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请求返还投资本金。从行政层面来讲,若该碳汇项目未经国度备案或存正在其他违法情形,投资人可以去相应行政主管部分赞扬并要求查处。(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鹏、刘耘 张成均为化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陶野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