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6 23:27:45
  • 阅读(10410)
  • 评论(48)
  •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记者从国家文物局得悉,外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正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领受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重归故里,见证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子弹库帛书中的《攻守占》残片,红字由朱砂书写而成。国家文物局供图

    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明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学术史、思想史研究具有没有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子弹库帛书分三卷,此次回归的《五行令》和《攻守占》为子弹库帛书第二卷、第三卷,内容分别是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攻城守城的宜忌。

    子弹库帛书1946年不法流失美国。第一时间关注到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发布了关于返还非道德方式猎取文物的政策性文件后,国家文物局对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留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启动了追索工作。基于溯源及流转汗青研究形成的扎实、完备证据链,基于以文物回归纠正汗青错误、推进两边正在专业领域的长期合作这一共识,经过量轮磋商,美方同意将文物退出馆藏并返还中国。

    展开盈余 61 %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透露表现,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向中方返还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彰显了其正在文化遗产珍爱合作中恪守博物馆伦理的努力,是中国主导制定的《青岛发起书》以对话与合作推进汗青上流失文物珍爱与返还理念的成功实践。帛书回归后,将正在文物原生环境中,得到更加全面、更为零碎的珍爱和研究,让文物的价值得到更加准确、完备的明白和阐释。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透露表现,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因民族弱乱而远离故土,正随着民族复兴而踏上归程。子弹库帛书的回归,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中美文化遗产珍爱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增长中美人文交流和两国人民友谊注入了正能量,也对国际合作追索返还文物、保卫人类文化成果具有示范意义。

    《攻守占》文字。国家文物局供图

    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蔡斯·罗宾逊正在交接仪式上说,此次返还是一项深思熟虑以后的决定,反映了亚洲艺术博物馆对优越管理的关注,以及这些文物应与其文化和考古背景举行对话的理念。返还协议为亚洲艺术博物馆开辟了新的、重要的研究途径。

    国家文物局透露表现,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成为主动追索汗青上流失重点文物并取得成功的第一个案例,也是秉承《青岛发起书》对话与合作的核心精神,以溯源及流转汗青研究成果为支持,实现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成功的示范案例。

    《五行令》月名图。国家文物局供图

    据悉,《五行令》《攻守占》将于2025年7月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国家文物局也将继承推进子弹库帛书《四时令》早日回归。

    编辑 张牵

    校对 付春愔

    发布于:北京市
    5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