欙鳇茽餐新闻网
自5月1日以来,北京发布全市范围雷电预警4次、大风预警3次、冰雹预警2次。现在,北京处于雷电橙色,大风、冰雹黄色预警中。5月13日,北京出现了明显的强对流天气,冰雹覆盖13个区,部分地区出现“小鸡蛋”大小的冰雹,不少车辆被砸受损。
据预报,今天(5月16日)午后至夜间,北京自西向东还将出现强对流天气,伴有聚集性冰雹、8~10级雷暴大风。
为何北京近期强对流天气频现?此次的冰雹会像上次一样大吗?气象专家就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核心1
冰雹、雷雨、大风为何总是“组团”来?
据气象部分介绍,每年5月至6月是北京地区从春季向夏季过渡的季节交替阶段,也是冰雹绝对多发期。此时,下垫面逐渐回暖,但高空仍受冷空气影响。这类“上冷下热”的天气条件异常有利于冰雹形成。
这类不波动层结容易形成强烈的对流活动,为冰雹形成提供有利条件。此外,随着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逐渐增多,进一步增加了冰雹形成的大概性。
此外,在春夏季节,冷涡系统是影响北京地区天气的紧张因素之一。冷涡配合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在不波动大气层结条件下,容易形成逆时针扭转的螺旋雨带。雨带内强烈发展的对流风暴会给北京地区带来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展开盈余 73 %核心2
北京5月出现冰雹天气一般吗?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娜表示,一般在5月、6月,北京容易出现冰雹天气。据气象部分介绍,1980年至2019年,6月是北京冰雹出现最多的时期,其次是7月和8月。
详细到发生时段,1980年至2019年数据显示,午后至傍晚为高发时段,其中14时至15时、18时至19时是冰雹出现的2个峰值时候。
从记录到冰雹发生的气象站数据来看,1980年至2019年,北京地区东南部延庆山区(如佛爷顶)出现冰雹次数最多,其次在西部、北部山前(如门头沟、昌平、怀柔、平谷等地)和沿山一带。此外,平原的偏西部区域(海淀、石景山、丰台)也是冰雹的绝对高发区。
就全国均匀而言,冰雹主要出现在5月至9月,这五个月的总雹日占全年雹日的80%以上,其中6月为冰雹盛行月,冬季是冰雹起码出现的季节。
但不同地区也存在很大差别。如在西南、华北、东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冰雹常出现在5至9月,尤其是6月;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冰雹常在2月至4月出现,3月尤甚;2月至5月冰雹常造访华南、西南地区。
核心3
今天京津冀强对流天气有何特性?
今天华北将迎来新一轮强对流天气。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介绍,今天总体的天气形势雷同13日,因此下昼到晚上要紧密存眷雷达上的意向和气象部分的临近预警。
据现在预报来看,今天华北一带的各方面天气条件都有利于午后至前半夜出现强对流天气。据中国天气网分析,今天上午到半夜,华北一带天气晴朗,光照充足,大气具备较高的对流能量,并且叠加有熏风输送水汽,为强对流天气打好了基础。今天下昼起,随着高空槽东移南下,槽前低空还有切变线辐合,触发强对流天气的条件也较好。
此外,由于今天华北一带的垂直风切变较强,当强对流天气出现后,还利于对流系统组织化发展,因此不排除出现飑线或出现超级单体风暴的大概,易出现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
核心4
北京今天的强对流天气和上次有何不同?
针对此次强对流天气,有气象专家提醒,不要只存眷冰雹,也要注意提防雷暴大风。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发文表示,16日下昼到前半夜,必要大家高度存眷地方气象台的预警信号,包括雷雨、大风、冰雹等。他表示,此次天气过程中,冰雹应该会有,但大概更怕大风。
有北京地区的气象专家表示,今天的冰雹或许没有13日夜间的冰雹大,今夜水汽条件不够,冰雹的“生长情况”较差。和冰雹相比,今天的8~10级雷暴大风,大概影响更大。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桑介绍,从现在的分析来看,13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冰雹天气比较突出,出现的最大冰雹直径到达5厘米,而今天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预计雷暴大风会更加突出,冰雹比较聚集。虽然这两次天气过程热力不波动条件相当,但此次过程的动力条件更优,中低层激流更强,同时,今天的低层比较干燥,水汽条件绝对较弱,有利于雷暴大风出现。
核心5
为何冰雹总在晚上来?
据气象专家介绍,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受热后空气上升,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如果高空存在冷空气层,这类“上冷下热”的剧烈对流就会为冰雹的形成创造条件。白天较高的气温为冰雹提供了热力驱动的上升气流,而高空冷空气与湿热气流碰撞就形成了冰雹。
到了夜间,随着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增强,近地面空气温度逐渐降低,但是高空中的冷空气层仍然存在,并与近地面的湿热空气形成强烈对流。这类对流活动使云层内的水滴和小颗粒物被反复抛起和打击,不断增长并终究形成冰雹。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