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5 11:18:14
  • 阅读(5936)
  • 评论(40)
  • 5月上旬本该是小麦灌浆的时节,但在河南洛阳,已经有收割机出现在麦田里。

    很久没下过一场可以把地浇透的雨了。缺水的麦子色彩焦黄,麦穗干瘪,像枯草一样立在硬梆梆的地皮上。

    河南作为中国小麦第一主产区,4月以来干旱发展迅速。据5月12日河南省2025年天下防灾减灾日新闻发布会音讯,至4月19日,全省40%的县(市)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4月20日以来的3次降雨部份减缓了南部干旱环境,但豫西、豫中和豫北的大部以及豫东和豫西南的部份地区仍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地处豫西的洛阳市受干旱影响较重,灌溉本钱增加,有农户花了上千元,只浇了十来亩地。旱情令小麦早熟,部份农户没有得没有提前收割。

    “当地的小麦会否减产,还需要整体评估,跟干旱面积、灌溉环境以及将来的天气变化等因素相关。”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传授胡兆荣说。

    睁开剩余 78 %

    河南周口农户家只浇了一次水的麦子险些旱逝世。 受访者供图

    雨水少,灌溉难

    看着只要20多厘米高的小麦,色彩枯黄,有的甚至没有结穗,王密斯有些发愁。她是洛阳市宜阳县赵堡镇张庄村的村民,家里种了30多亩地,遭遇干旱只能自费灌溉,一小时的水电费约莫20元。“花1000多块钱只浇了十来亩地,有些地方太远,水引没有过去。”

    王密斯说,当地麦收的时候是6月1日至6月10日,一般6月1日开始割麦,10日之前割完。

    现在年,部份农户已经提前割了麦子。因为当地多丘陵,部份小麦种在高处,难以灌溉,并且麦子已经早熟,灌溉也于事无补。“这些麦子谈没有上收成,加上种子、化肥另有机械钱,等于是全赔了。你要是没有割,影响下个月种玉米。”王密斯说。

    据新华社报道,3月中旬以来,河南平均降水量没有到常年的两成,部份地区土壤墒情(土壤含水分若干的环境)没有足,给小麦灌浆带来没有利影响。

    在300多公里外的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张寨村,农户也盼着一场能浇透田地的雨。农户江拢说,客岁也碰到了旱情,但今年的环境越发严峻,2月到现在陆续下过几场雨,“但都下得很小,没有顶用。”

    江拢家承包了约30亩地,其中靠近河边的麦地浇过两次水,长势良好。而离河边较远的麦地只浇了一次,麦子险些旱逝世。

    浇地时需要用水泵从邻近的河里抽水,再在田间铺上水管,连接上带孔的灌溉水袋,也是一个膂力活。因为孩子没有在家,江拢只能花钱雇人。她说,离端午节麦收另有一点时候,村民都想方想法抓住末了的灌浆期,对小麦举行灌溉。

    河南周口农户家浇过两次水的麦子长势良好。 受访者供图

    农业部门:主要工作是抗旱

    新京报记者从洛阳等地的农业部门获悉,地方针对旱情已采取响应措施。

    5月13日,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报告记者,“(旱情)还好,(小麦)已经邻近收获,早的5月下旬,晚的6月初。”

    该工作人员引见,从3月下旬以来,“全市的主要工作就是抗旱。”

    周口市太康县农业局工作人员报告记者,周口市太康县是产粮大县,一共有170余万亩小麦田,目前小麦进入生长后期,即将停止浇水,直到收获。全县估计5月28日前后收麦。

    上述工作人员透露表现,“县内农田受干旱影响没有大,但因为要人工浇地,农户确实要比以往投入更多人力和物力。”

    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反应开封市尉氏县有村落出现抢水浇地的环境。

    开封市尉氏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报告记者,该县处于平原地区,用水较为轻易,浇灌前提较好,“地都能浇得上。”别的,该县有较好的抗旱经验,“每50亩有一眼地下水井。”工作人员透露表现,基本每家都能用上微喷灌设备,接下来到收获前,农户还会继续浇灌作物,并防止干热风造成小麦倒伏。

    但旱情还是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本钱,“每亩地多出10到20元电费。”上述工作人员引见,目前,该县已收到165万救灾资金。

    别的,河南省安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报告记者,为应对旱情,该地各县区将救灾资金用于灌溉、打井或疏浚沟渠等方面。

    专家:小麦会否减产需整体评估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传授胡兆荣透露表现,小麦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碰到干旱都会遭到影响,但在灌浆期影响尤为激烈。灌浆期小麦汲取的水分足够,子粒才能丰满。

    “4月我去新乡开会,听当地反应今年河南南部的干旱较客岁更严重。但对河南来说,今年小麦是没有是会减产,还需要整体评估。跟干旱的面积、灌溉的环境以及接下来的天气变化等因素相关。”胡兆荣说。

    胡兆荣透露表现,中国没有停存在干旱问题,因此应持续举行育种、栽培、灌溉和生态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从育种上讲,我们会从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提高小麦品种的抗旱能力。另外,可以改良灌溉前提,从漫灌发展到滴灌、喷灌等。充足利用这些措施,效率会提升很多。”

    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实习生 武亮亮

    编辑 刘倩 校正 杨许丽

    发布于:北京市
    2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