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08 21:28:35
  • 阅读(9606)
  • 评论(22)
  • 本(ben)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拉(la)萨5月8日电 题:西藏那(na)曲:还在不(bu)断“长高”的我国海拔最高地级市

    新华社记者李键、卢丹阳

    从(cong)高空(kong)俯瞰那(na)曲,广袤(mao)无垠的草原宛若铺(pu)达天际(ji)的画卷,直至延展到(dao)这座城市,视(shi)觉(jue)才拥有了立体感。

    那(na)曲,地处西藏自治区北部,因境内(nei)怒江下游(you)支(zhi)流那(na)曲河而得名,也是众(zhong)多大江大河的发源(yuan)地。它是我国海拔最高地级市。

    万万年前,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挤(ji)压下,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往常,这片均匀海拔超过4000米的土地,每年还在持续降低。

    从(cong)拉(la)萨出(chu)发一起(lu)爬坡,翻过念青唐古拉(la)山,便来(lai)到(dao)那(na)曲。在离市区不(bu)远处的山坡上,一块写着“我国最高海拔市”的石(shi)碑耸立着,4510米的数字格外能干。

    展开盈余(yu) 70 %

    这是2025年2月12日拍(pai)摄的那(na)曲城区(无人(ren)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那(na)曲拥有大批高海拔“之最”:我国海拔最高县——双湖县,环球中低纬度最大冰川(chuan)——普若岗日冰原,世界海拔最高的淡(dan)水湖——错那(na)湖……

    高海拔带来(lai)高压缺氧和干燥严寒。那(na)曲空(kong)气含氧量仅为海立体的一半,年均匀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年相(xiang)对湿度在50%摆布,年均微风日数100天以上,开水沸点约为85摄氏度……

    漫步在市区街头(tou)冷巷(xiang),微风夹带着寒气,猛然向(xiang)人(ren)扑来(lai)。冰冷的空(kong)气,在鼻腔中尚(shang)未温润便直抵(di)肺腔。因为缺氧,记者只能通过大口喘气舒缓。步行数米后,智(zhi)能手表显示的心率已飙升到(dao)每分钟120多次。

    因为缺氧,人(ren)们的嘴唇酿成紫红色;塑(su)封食品如同受(shou)惊的河豚,变得圆鼓膨胀;因为燃料燃烧不(bu)充(chong)分,车(che)辆等工程机器(xie)经常熄火复工。

    2025年4月25日,那(na)曲市小先生在植树。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连树木也“望而生畏”。这里冻(dong)土层厚,树苗(miao)难以扎(zha)根,那(na)曲曾是我国独一没有树木绿化的地级城市。

    经(jing)过人(ren)们多年积极,那(na)曲成功实现城市绿化,竣事了“不(bu)长树、无树木”的历史。

    往常,市区主干道、公园(yuan)、广场、居民家门口、苗(miao)圃实验基(ji)地里,一棵(ke)棵(ke)平地柳、云杉、沙棘扎(zha)根生芽(ya),为这座城市增添生机。市区街道上,写有“推进高寒城镇植树试种,消除那(na)曲城镇种树空(kong)白”的宣传牌,诉说着这座城市绿色演变的奋斗。

    市区林木的出(chu)现,雄厚了视(shi)觉(jue)上的层次感。顶风招手的树枝,叠加(jia)参差有致、高低起伏的建筑,让这个地处广袤(mao)无垠藏北草原的城市,更(geng)加(jia)立体、富有活力。

    2025年2月11日,那(na)曲市民在跳锅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夜(ye)幕到临,神力时代广场上,节奏轻快的锅庄舞曲响着,人(ren)们脸上洋溢着自信(xin)的笑容。城市远处,零星的藏羚(ling)羊开始会聚,踏(ta)上迁徙产仔的路(lu)途。

    在一代代人(ren)的积极下,那(na)曲正不(bu)断孕育新的希望。

    视(shi)频记者:洛登、洛卓嘉措、普布次仁、欧阳建嘉

    音频记者:董(dong)琳(lin)娜、洛卓嘉措、庄云凯

    公布于:北京市
    2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