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zhan)争成功暨(ji)天下(jie)反法西斯战(zhan)争成功80周年,澎(peng)湃新闻·私人(jia)历史与抗战(zhan)文献数据(ju)平台(tai)合作,推出(chu)“抗战(zhan)回(hui)望”系列,选取(qu)抗战(zhan)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ji)领导读(du)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zhan)时(shi)中国军(jun)民的精(jing)神与生活。
1938年9月,“为调整(zheng)战(zhan)区的抗敌行政工作,加强抗敌的行政机能,以对抗敌人的政治(zhi)诡计”,阎锡山在今天的山西省(sheng)临汾市吉县(xian)的古贤村召开“山西省(sheng)战(zhan)区抗敌行政工作检讨集会”。关于这一集会,后代评价不少,并多从负面理解。
本(ben)文介绍这次集会形成的《山西省(sheng)战(zhan)区抗敌行政工作检讨集会经过议定案》一书,借此一定水平上反映(ying)这一集会在后来的主流理解以外(wai)的另一重面向,亦即其时(shi)第(di)二战(zhan)区(辖山西及陕西之一部)相关人士对于战(zhan)时(shi)行政的思索(kao)。
由(you)新军(jun)、旧(jiu)军(jun)共(gong)同参(can)加的“山西省(sheng)战(zhan)区抗敌行政工作检讨集会”,与同年6月召开的一次旧(jiu)军(jun)内部的军(jun)事集会被合称为“古贤集会”或“吉县(xian)集会”。这次集会被认(ren)为对抗战(zhan)早期阎锡山与中共(gong)的合作起了相当大的消极作用,在二者的合作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yi)义(yi)。在后来的官修战(zhan)史与相关职员的回(hui)忆中,皆认(ren)为阎锡山在这次集会上“订定了重整(zheng)旧(jiu)军(jun),压制新军(jun)的设计”。更有甚者,如在香气扑鼻港出(chu)版、曾流传甚广的署(shu)名为“陈少校”的相关著作中,则称阎锡山在这次集会通过的“十纲目领”中订立的“争取(qu)汉奸反正”一条是为了“设法珍爱汉奸”。
展开剩余(yu) 83 %在后来的看(kan)法以外(wai),其时(shi)阎锡山等人在官方角度上,是如何展现这个集会的呢?其时(shi)的人又是如何看(kan)待这一集会的呢?为了回(hui)答这些(xie)问(wen)题,有必要考(kao)察这部书的具体内容(rong)。
《山西省(sheng)战(zhan)区抗敌行政工作检讨集会经过议定案(附说服行政强民政治(zhi))》一书的编(bian)者为山西省(sheng)政府(fu),由(you)《阵(zhen)中日报》社出(chu)版,本(ben)文介绍的版本(ben)为1939年6月再版的版本(ben)。该书主要由(you)阎锡山的发言(hua)预集会表(biao)决的议案两部分(fen)构成。卷(juan)末附有《说服行政》与《强民政治(zhi)》两个小册子,皆为阎锡山讲授粗心(yi),分(fen)别由(you)邱仰濬与薄一波编(bian)纂成书。
该书一开首即录阎锡山一段发言(hua),称“愿站(zhan)在抗战(zhan)工作上的同人,第(di)一是勿错,第(di)二有错赶(gan)紧认(ren)错改(gai)错,尚(shang)可(ke)补救万一”。这句话(hua)与这次集会后来被人诟病的相关抉择(“做汉奸实在的少,被迫的多,汉奸要争取(qu),不能严厉惩办……处置惩罚汉奸,令人本(ben)非(fei)汉奸而被迫成汉奸,原是假汉奸而迫成真汉奸”)相照应(ying)。可(ke)见尽管后来纯真指责阎锡山在此次集会上的举动是“设法珍爱汉奸”未必妥当——究竟部分(fen)汉奸也时(shi)常(chang)是国共(gong)两党抗战(zhan)时(shi)在特定环境下设法争取(qu)的工具(xiang),但是这本(ben)书卷(juan)首便突(tu)出(chu)这一看法,则反映(ying)出(chu)这一看法切实其实是这次集会的重要精(jing)神,第(di)二战(zhan)区官方也其实不讳于此。
尔后,该书刊布阎锡山的手谕,称这次集会上阎锡山的各次发言(hua),与战(zhan)区行政十项(xiang)纲领、抗战(zhan)职员必戒二十条、抗战(zhan)必要条件六项(xiang),“各行政、民运、军(jun)事职员,均应(ying)实在遵行”。而此次集会通过的议案,除了个体几项(xiang)尚(shang)须呈(cheng)请中央核示外(wai),各级官厅(shu)均应(ying)依照(zhao)议案操持。
在以后的晋(jin)绥军(jun)政民高等干(gan)部集会上,这次集会通过的议案不时(shi)被援(yuan)引(yin)或是接头。此外(wai),阎锡山后来亦强调此次山西省(sheng)战(zhan)区抗敌行政工作检讨集会“一方要使大家(jia)知(zhi)道经过议定些(xie)什么;一方要大家(jia)知(zhi)道以后,提出(chu)意(yi)见”。可(ke)见这次集会不但仅有着(zhe)后来理解的深远的政治(zhi)意(yi)义(yi),异样也是第(di)二战(zhan)区方面在改(gai)良战(zhan)区行政上的努力。
战(zhan)区行政十项(xiang)纲领如下:
事事取(qu)得民心(xin),巩固抗敌基础。
实行说服行政,展开抗敌工作。
实行强民政治(zhi),增加抗敌力量。
整(zheng)理处所武力,实在维护政权(quan)。
只管消除摩擦,增加工作效(xiao)率。
严酷执行规律,纠正错误举动。
按期实行考(kao)核,评定工作成绩(ji)。
保障群众权(quan)利,解除群众痛苦。
争取(qu)汉奸反正,严办实在汉奸。
普(pu)及革命教诲,走上再起途径(jing)。
集会抉择战(zhan)区行政十项(xiang)纲领并将“分(fen)别编(bian)订锻炼小册,颁发各县(xian)普(pu)遍锻炼”。这十项(xiang)纲领基础(ben)上都(dou)是普(pu)适性较高的一般原则,尚(shang)看(kan)不出(chu)有多大的端倪。但是抗战(zhan)职员必戒二十条则不一样了。
抗战(zhan)职员必戒二十条如下:
行政不帮忙军(jun)队(dui)者必戒。
军(jun)队(dui)妨碍行政者必戒。
有武力而不抗敌,图谋扩张权势者必戒。
依附政权(quan)率性作威作福者必戒。
借抗敌工作而施报仇之举动者必戒。
言论行动足以挑动阶层斗争者必戒。
假合理包袱(dan)之名,向群众打单者必戒。
颠倒黑白(fei),排(pai)除异己者必戒。
抹人长,攻人短,只见人错不见己错者必戒。
只顾自己利益,妨碍或毁谤抗敌整(zheng)个设施者必戒。
军(jun)队(dui)扰民者必戒。
以工资机器不与人共(gong)心(xin)者必戒。
诬(wu)良民为汉奸私没家(jia)产者必戒。
滥委职员建立游击队(dui),自愿群众供给(ying)者必戒。
对抗敌工作,一意(yi)孤行,不恤群众痛苦者必戒。
越权(quan)处罚汉奸者必戒。
以旧(jiu)习(xi)惯(guan)旧(jiu)认(ren)识妨碍精确抗敌之举动与认(ren)识者必戒。
固执错误袒护错误者必戒。
举动不光明磊落,指摘不客气(xin)担当,不认(ren)错不改(gai)错者必戒。
抗战(zhan)不力与抱悲观心(xin)理,或持失利(bai)论调者必戒。
在以上二十条中,“有武力而不抗敌,图谋扩张权势”、“滥委职员建立游击队(dui)”这两条明显是针对新军(jun),亦即中共(gong)相关的权势的赓续膨(peng)胀而发出(chu)的警告;“言论行动足以挑动阶层斗争”、“假合理包袱(dan)之名,向群众打单”这两条则是对中共(gong)相关权势的处所行政,特别是其意(yi)识形态(tai)的限定;“诬(wu)良民为汉奸私没家(jia)产”、“越权(quan)处罚汉奸”这两条就是试图限定中共(gong)打击汉奸。
但是,在这些(xie)反映(ying)出(chu)阎锡山对中共(gong)进展的警惕心(xin)越来越强的条款以外(wai),也表(biao)现出(chu)他此时(shi)尚(shang)无意(yi)于扩展事态(tai),而希望暂时(shi)维持均衡的条款,如“以旧(jiu)习(xi)惯(guan)旧(jiu)认(ren)识妨碍精确抗敌之举动与认(ren)识”一项(xiang),明显是为了折衷新军(jun)与旧(jiu)军(jun)之间的辩论(tu)。
书中不时(shi)出(chu)现的“阎司令主座近来语录”
由(you)此可(ke)见,后代认(ren)为这一集会在阎锡山与中共(gong)合作的历史中具有的标志性意(yi)义(yi),并非(fei)有的放矢。尽管此时(shi)阎锡山无意(yi)于扩展事态(tai),力求“消除摩擦”,但是由(you)于两边在乎(yi)识形态(tai)与对未来构想的巨大差别,致使了两边的分(fen)道扬(yang)镳与武力辩论(tu)只是时(shi)间问(wen)题了。
抗战(zhan)必要条件六项(xiang)如下:
巩固人心(xin)。
解除群众无谓痛苦。
加强民族意(yi)识。
精密组训民众。
军(jun)民打成一片,合营实行游击。
摧毁敌伪(wei)政权(quan)。
这六项(xiang),亦都(dou)是稀松平常(chang)的内容(rong)。在此以外(wai),这次集会通过了大量的关于处所政府(fu)组织结(jie)构、经费编(bian)制,特别是处所上的军(jun)事需索的议案,这些(xie)一般与阎锡山与中共(gong)的合作关系不大。因此,这次集会就表现出(chu)了两个面向,一个是从技术上处置惩罚战(zhan)区行政,一个则是在政治(zhi)上处置惩罚新军(jun)与旧(jiu)军(jun),亦即阎锡山与中共(gong)之间的关系。若是仅从单一面向理解这一集会,则会产生两个完全(quan)不同的评价。但是,站(zhan)在阎锡山的立场上,这两个面向却完全(quan)不相违反。
在这次集会召开前夕,阎锡山在日记中写(xie)道:“本日图治(zhi)必须先(xian)做两事:一确命名词意(yi)义(yi)界(jie)限,尤须一事一位,以明是非(fei)。一须创立事务技术处置惩罚事务,以表(biao)现行政效(xiao)力。”阎锡山日记基础(ben)上为箴言体而无具体事实,故难以理解。不过结(jie)合此时(shi)的具体时(shi)势,也许可(ke)以推断出(chu)阎锡山所说的“确命名词意(yi)义(yi)界(jie)限”系在乎(yi)识形态(tai)范畴与“汉奸”等的定义(yi)上与中共(gong)抢夺阐释权(quan),尔后则是他对于改(gai)良战(zhan)区行政的关注。限定新军(jun)的进展与改(gai)良战(zhan)区行政,皆是为维护其自身地位这一目标而服务的,故不相矛盾而相反相成。
在中共(gong)与阎锡山以外(wai),外(wai)界(jie)是如何理解这次集会的呢?李公朴曾于1939年指出(chu)之以是“山西的政治(zhi)机构,可以或许日益健全(quan)”,是由于“他们领导的最高机关,有精确的政策执行”。他得出(chu)这一论断的重要依据(ju)就是这次集会的决定,包(bao)括战(zhan)区行政十项(xiang)纲领、抗战(zhan)职员必戒二十条、抗战(zhan)必要条件六项(xiang)与相关抉择,特别是其中的“强民政治(zhi)”与“说服行政”。
由(you)此可(ke)见,不管外(wai)界(jie)其时(shi)是不是据(ju)此注意(yi)到其时(shi)新军(jun)与旧(jiu)军(jun)之间的裂缝,但是至少有相当一部分(fen)人对这次集会持以积极态(tai)度的,而这则恰是历史的复杂性的表现——历史的具体经历者未必会注意(yi)到自己经历的此时(shi)此刻具有的转机意(yi)义(yi)。此外(wai),这次集会通过的诸多议案所反映(ying)出(chu)的问(wen)题,不但单是第(di)二战(zhan)区的问(wen)题,也是整(zheng)个我军(jun)抗日战(zhan)场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