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4 09:33:34
  • 阅读(4324)
  • 评论(53)
  • 活力四射的健美操、触动心灵的心理剧、刚毅无力的武术演出、亲子游园健心乐跑……5月23日,以“心向阳光 健壮成长”为主题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康健宣布道育月主题活动正式启动。目前,北京各区和黉舍聚焦五育融合、同伴和师生关系、亲子互动、资本赋能等主题,主动开展学生心理康健宣布道育月主题活动,郊区校联动、家校社协同,协力打造学生康健成长支持情况,共同为学生身心康健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从启动仪式上得悉,为守护中小学生身心康健,都城师范大学“北京市学生身心康健成长服务基地”和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基础教育心理康健实践引导基地”正式挂牌。

    通过心理剧教青春期学生如何悦纳自己

    在主会场活动中,同学们演出了健美操、心理剧、独唱和武术,用不同的形式展现了北京中小黉舍促进学生身心康健的成果。

    “妈妈,我脸上怎么长痘了?我怎么这么丑……”大幕开启,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黉舍的学生们自编自导的心理情景剧《青春寻美记》演出。该校八年级4班学生牛韵涵扮演的“林晓颜”有了青春期的容貌焦急,在寻找“美”的过程中走过弯路,最终在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和勉励下,从新找到了自我代价,也认清了“美”没有标准,它是悦纳自我、内外共丰。

    展开剩余 76 %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黉舍的学生们自编自导了心理情景剧《青春寻美记》。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什么是美?如何应对容貌焦急等感情?这部生动的心理剧展现了青春期的学生们遇到的心理搅扰以及如何主动追求办理举措。作为心理剧的引导先生,该校心理西席王孟帆告诉记者,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自我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关注自己的外貌时,很容易被外界的一些标准所影响,发生容貌焦急,“社会上畸形的审美会影响到青春期孩子们的代价观,以是我就选择了这个主题。”在王孟帆看来,学生们把同龄人的困惑演给同龄人看,打破了传统上先生说教的形式,同时学生参演也更容易让同龄人接受。

    牛韵涵告诉记者,自己也曾像心理剧中的“林晓颜”一样有困惑有焦急,通过参演,更逼真地感受到,每个人身上不仅出缺点,更有优点,“要不断接受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改进自己的缺点,成为更好的自己。美不只是在于我们的外貌,只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能力知道贰心灵独特的美。”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还设置了亲子“康健乐跑”和“同伴游园”活动,借助体育活动、亲子互动与游戏活动搭建亲子及同伴间的沟通交流平台,让到场者在“乐跑”中体悟体育精力,于“互动”中促进亲子关系,在“游戏”中掌握心理知识,着力打造“活动赋能+情感联结+社会协同”的学生身心康健促进模式。

    此次活动还设置了多种游园活动。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学生身心康健专业引导零碎升级

    守护学生的身心康健,离不开专业气力。当天,“北京市学生身心康健成长服务基地”和“北京市基础教育心理康健实践引导基地”分别在都城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正式挂牌。

    都城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王争艳表示,“北京市学生身心康健成长服务基地”将来将充分发挥黉舍多学科专业气力支持优势,用好北京教育、医疗等多领域专家资本,搭建更为专业的身心康健成长服务基地,通过量种方式提拔学生主动心理质量的同时,为有必要的学生及家庭提供本性化的征询服务,完善心理康健全链条支持体系。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肖汶表示,基地成立后,将从“一个别系”“一个指引”“一个平台”高低功夫。个中,“一个别系”是指构建中小学干部西席队伍心理康健培训体系,“满意不同群体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干部西席培训需求,提拔干部西席的心理康健教育能力。”肖汶解释,“一个指引”是要深入研究课程的指引,研发心理康健教育课程及实践操作指南的指引,促进黉舍心理康健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一个平台”是要完善师生心理征询在线平台,配齐配强心理征询西席,提拔征询服务质量,满意师生心理征询需求。

    日前,北京“身心康健二十条”正式发布,初次对学生身心康健发展举行一体谋划,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步提拔学生矫健体魄和主动心理质量。

    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张晓玲表示,要以此为行动大纲,零碎促进学生身心同步成长。一是深化五育融合,将心理康健教育有机融入德智体美劳各育环节,通过体育“班级赛”、美育“唱响校园”等全员活动,全面提拔学生心理韧性、抗压能力和意志质量;二是优化服务支撑,建好用好学生成长档案,依托新成立的两个基地,构建市-区-校三级心理康健服务体系,为师生提供本性化精准帮扶;三是强化协同机制,聚焦同伴、师生、亲子“三大关系”,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织密学生成长支持体系;四是夯实组织保障,切实将学生身心康健发展情况纳入各区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促进全员西席心理康健教育实训全覆盖,坚持以数据支撑撬动成效评价,为中小学生筑牢全面发展的根基。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正 翟永军

    发布于:北京市
    3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