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4 09:33:24
  • 阅读(8553)
  • 评论(12)
  • 北京2025年高考将于6月7日开考,目前间隔高考还有十多天,考前还有三天的端午假期,考前的小长假是外出嬉戏放松身心,还是认真复习保持紧绷状况?老师和家长怎样为高三学生做好心理指导和办事?考前是更多存眷软弱学迷信习还是巩固优势学科?针对上述成绩,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一线老师、心理专家寻求答案。

    高考最后时间节点,老师们普遍认为考生心态是枢纽因素。 图/Ic photo

    心理活动与体育活动连系,让学生释放情绪

    “大多半考生的心态还是比较乐观的,从心理老师的角度来看,既然学生们主动挑选了走上高考的门路,这代表他们都有一定的内驱力,也愿意为之积极。比如我问一个学生怎样对待‘今年高考人数更多’,他挺爽快地回答‘那高校登科人数也多了’。”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毕业年级专职心理教师王子尧对记者说道,对考生而言,履历了一个学年的进修,他们的心态已趋于安稳。

    “大家异常清楚都要一起面临高考,各自的困难是一样的,不会为整体氛围焦虑,而是更多存眷自己的成绩。”王子尧介绍,高三学生会履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刚升入高三的顺应期,当进修强度倏忽拉满,对付因为跟不上进度而焦虑的同学,心理老师会利用微课和讲座等形式赞助他提拔顺应能力;第二阶段则注意进修方法的培育种植提拔,提拔进修服从;第三阶段是加速提拔成绩期,如今已经进入第四阶段,经过一模二模考试,学生们已经对自己的成绩有了把握。

    展开盈余 83 %

    北京交通大学从属中学心理教研组长李响也有异样的感受,“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可能会有点‘慌’,不晓得有限的时间里是补优势学科还是将精神会合在优势学科,对付这样的学生,我们会一方面经过‘一对一’的体式格局给学生减压,另一方面经过举行整年级的心理减压活动,让他们可以释放和宣泄情绪。”李响举例,比如让学生经过呼吸和冥想放松身心,考前睡不着或者考试中大脑倏忽空白时可利用呼吸训练法调整情绪。

    “心理活动要和体育活动相连系,比如领导学生们玩背靠背夹球、吹乒乓球角逐、挤压气球等活动,让大家动起来、得到情绪的释放,搭档合力的游戏也会让学生感遭到‘我不是单枪匹马的奋斗’。”李响说道。王子尧介绍,跟着“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康健节的到来,该校已于5月19日举行了校级康健节,集章打卡、誊写“考神附体、金榜题名”等主动心理暗示的明信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对高中生存进行了总结并强化对将来的等候,“现在进修的权重将回落,身心康健的权重上升,让学生们有冲劲儿迎接高考。”王子尧说道。

    解锁心理密码,助力考生提拔“四力”

    雨点的节奏在教室中跃动,一场另具匠心的“雨点变奏曲”刹时扑灭现场氛围,学生们的注意力被紧紧捉住,满身心投入当下;“1分钟鼓掌次数”实验,让学生们惊奇地发明自身的巨大潜能;“较量争论小确幸”练习,赞助学生们培育种植提拔主动乐观的心态;“棉花糖实验”则深刻揭示了自控力在方针实现过程当中的枢纽感化……这些妙趣横生又极具深意的心理康健活动,是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正高级教师、北京教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主任程忠智,近期在各大中学展开心理讲座时的精彩内容。

    程忠智表示:“在高考冲刺的枢纽阶段,能否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专注的进修状况,对考生取得理想成绩相当重要。一模、二模成绩公布后,部分考生因成绩不理想,堕入担心、焦虑与无力感的情绪旋涡,此时,及时的心理调整就显得尤为需要。”

    程忠智强调,在备考的重要时期,提拔学生的“四力”——内驱力、自制力、进修力和战役力,是赞助学生突破进修瓶颈、稳定发挥的枢纽所在。

    在进修力的培育种植提拔方面,程忠智引荐“费曼进修法”。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如吃饭、走路、坐车时,在脑海中对重要学问点进行“过电影”式回顾,经过这种体式格局将所学学问重新建构,实现学问的升华与提炼。此外,“模拟”和“迷信分析模拟题”也是提拔进修力的重要环节。“模拟”犹如热身赛,能赞助学生及时发明学问毛病;而在分析模拟题时,清算做对的问题与清算错题异样重要。

    程忠智解释道:“有些问题固然做对了,但多是蒙对的,或是含糊其词答对的。认真总结做对的问题,不但能进步答题准确率、缩短答题时间,还能增强学生的自决心。”他进一步建议,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深入分析各个区的模拟题,探究出题角度和枢纽点,这种自主总结归纳的过程,能让学问掌握得更加牢靠,劳绩远比单纯看老师总结更为雄厚。同时,程忠智鼓励学生每天进行“小确幸”较量争论,梳理出三件进步或愉快的事情。他介绍,大脑十分奇异,主动情绪的调动能够促进多巴胺分泌,让学生心境愉悦,进而进步进修服从。

    科场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成绩。为避免高考时临场发挥失常,程忠智给出专业建议:考生应在考前一周开始调治生物钟,确保考试时间段内大脑处于适度兴奋状况;考试时认真审题,碰到简单的问题,要警惕其中的渺小变更;碰到目生问题,需保持冷静,透过现象看素质,分析出题意图,找准解题突破口。

    优势学科发挥好是枢纽,要把握好科场节奏

    在学科方面,“补齐学科短板”还是“强化巩固优势学科”是不少学生的纠结之处。对此,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三班主任、东城区数学骨干教师杨若晨认为,在软弱学科上投入精神已经是前段时间的主要成绩,他建议当下不要忽视优势学科的准备,在复习计谋上要有所调整。“态度上不能轻视任何一个学科,软弱学科固然提分空间大,但高考在即,把优势学科真正发挥好是枢纽所在。”杨若晨说道。

    怎样做到“正常发挥”?杨若晨的建议是“摆正心态”“抓大放小”,他常常跟同学讲“只需朝着方针积极,即使不理想,也不会差太多”,支付积极一定会进步考好的几率。同时,他提示学生们在复习时要保持节奏,将重点放在基础学问上,抓能力局限内能拿分的学问,对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很大提拔的困难题型可以放一放。

    “以数学为主的理迷信科来说,既要‘多虑’又要‘自信’,‘多虑’是指要把困难预设充分,不要以为一定会看到理想的题型,否则在科场上碰到新颖问题时简单乱了阵脚;‘自信’是指切忌妄自尊大,以数学为例,乍一看以为目生的考题实在是‘纸老虎’,最终考的还是常见的核心素养。”杨若晨建议考生们把握好科场节奏,既要“准”又要“速度”,“准”是要认真审题,也不能太小心翼翼,延长了后边做题的时间,“很多拿分题没偶然间做,每每是节奏出了成绩”。

    杨若晨认为,每一个孩子和班级的学情不同,但从学科老师的角度,建议大部分考生在校内复习。“我常说‘平时高考化,高考平时化’,不要打乱学生的备考节奏。”杨若晨表示,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二模”成绩不理想就慌了,想让孩子在家补,但忽视了孩子在家的进修服从,“不要过度解读二模成绩,有太多同学二模不理想但高考考得异常好,要相信黉舍、相信老师。”

    端午假期考生作息可模拟“高考时间”

    今年高考考前还有3天的端午小长假,王子尧建议,学生的作息可以凭据高考时间安排,比如假期第一天在考试时间段上午复习语文、下午复习数学,第二世界午复习英语……以此类推,“在固准时间内让脑神经活跃起来,有利于暗示自己的生物钟和高考时间平行。”王子尧说道。

    李响认为,这三天不得当旅行,而是要让作息日常化。她调研发明,在假期中少碰手机的学生可以更快地恢复状况,是以建议高三考生不要在端午假期中刷剧、玩手机,要保持每天都进行有氧运动。“这三天不能睡懒觉,也别熬夜,万万不要像之前一样进修到十一二点,不要让身体疲劳。”

    跟着考试临近,学生们简单出现心浮气躁、学不出来的情况,尤其是在假期居家进修时,手机等电子产品近在咫尺,勾引巨大。程忠智分享了“普瑞马法则”,该法则被形象地称为“先酸后甜”。他以吃葡萄为例,先吃甜的,再吃酸的,最后会以为酸葡萄难以下咽。进修和工作亦是如此,如果先文娱休闲,等到开始进修时,就会感觉大脑疲劳,难以会合精神。是以,学生不妨先完成进修使命,再将运动、听音乐等作为嘉奖,以此有效束缚自身行为,提拔自制力。

    5月8日,中国疾控中央发布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抱病哨点监测情况,“新冠感染又抬头”的话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存眷,王子尧建议,除不要在假期收支人多杂乱的地方,主动的心理暗示也会起到感化。他发明,不少学生会进入“归因”的误区,比如考试考不好、枢纽时刻生病了认为自己“运气差”。“这不过是因情绪不好产生了毛病归因,‘进修能力’才是最大的法宝。”

    家长要“管住嘴”,避免“三高”

    不少家长在高考期间的焦虑程度乃至超过孩子。程忠智表示,高考前后,家长的主要使命是做好生存保障。进修消耗大批能量,家长除包管孩子营养均衡,还可得当增补维生素B,有助于稳定孩子情绪。同时,家长要避免“三高”——高保护、高控制、高等候,充分尊重孩子的志愿,比如让孩子自主挑选考试期间是住旅店还是住家里,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持和谐的亲子干系,让孩子有成就感和归属感,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兴旺的进修热情,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程度。

    王子尧则提到了“管住嘴”的计谋,“不影响孩子身体状况,不影响孩子进修惯性的保持,不影响家庭干系的稳定”的原则不能丢,不要一直灌输期许,这会成为对孩子的潜伏压力,怙恃做好自己的事情,并鼓励孩子做好他的事情,互不干涉、互相激励,可以让考生感遭到温暖。

    对付“管住嘴”,李响强调,家长不要把高考作为决意孩子运气和翻盘的唯一节点,在考前,不聊专业和大学的成绩,以免让孩子分心,高考完再探究这些。她提到在三个枢纽时间点不要对孩子过激职责。起首,高考第一科异常重要,考后不要有是不是发挥好的忧虑情绪;第二,在全部学科考完后,要照料和存眷学生的情绪状况;第三,出分是枢纽节点,要保障其安稳的心理状况,不能说过激的话,“考好考差,爸妈都会等你回家吃饭,正常发挥就是好的状况。”

    “我愿用清华大黉舍歌中的‘无问西东’勉励孩子们,一是鼓动孩子们在最后阶段不被外界干扰、专注前行,考到理想学府;二是,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像《无问西东》电影最后说的那样,‘愿你在被袭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歹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杨若晨说道。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正 柳宝庆

    发布于:北京市
    4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