欙鳇茽餐新闻网
跟着林高远/林诗栋无缘男双四强,国乒50年来首次无缘男双奖牌。
国乒又输了,此次是在男双赛场。
北京时间5月22日晚,男双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组合林高远/林诗栋1比3不敌中国台北队的高承睿/林昀儒,无缘四强。
因为一天前梁靖崑/黄友政的输球,国乒创造了一个颇为难堪的记录——这是国乒自1975年世乒赛以来,50年间首次无缘世乒赛男双奖牌。
从开赛首日薛飞止步首轮,到赛程中段双打均只剩“独苗”,再到往常男双创50年来最差战绩。若要说国乒这艘大船此次出行与以往有何不同,那便是船舱内少了一块“压舱石”。
男队主锻练王皓的压力不言而喻。
包办五金,通例操作?
出征多哈前,接受央视《体坛零间隔》采访的马琳说了如许一番话:“我们的目标是不输外战,每小我私家守住自己的这条线。”
而王皓的回覆是:“作为主锻练第二次备战单项世乒赛,我感受这多是近十年或二十年最困难的一次。”
一个是目标,一个是现实。毕竟,相比优势明显的女乒主力层,出征多哈的男队员身上,没有一人具有“三大赛”冠军头衔。
目标很优美,现实却很骨感——停止男双无缘领奖台,国乒一共输掉了7场比赛,无一破例全是外战,也就此错过了世乒赛包办五金的设计。
事实上,国乒包办世乒赛五金的成功率并不高。过去六届赛事中,唯一三届赛事国乒包圆冠军奖杯,且均为奥运会前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未能包办冠军的“翻车”项目均来自双打。
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法尔克/卡尔松连胜樊振东/王楚钦与梁靖崑/林高远。
2013年巴黎世乒赛,陈建安联袂庄智渊夺得男双冠军,金赫峰和金仲则摘得混双金牌。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吉村真晴搭档石川佳纯,帮助日本时隔48年再次夺得混双金牌。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法尔克/卡尔松连胜樊振东/王楚钦与梁靖崑/林高远两对中国组合,让瑞典人时隔30年再次捧起“伊朗杯”。
这些与中国无缘的金牌,国乒甚至大多都没能闯入决赛,如2013年混双决赛演出了一场“朝韩对决”,2017年日本组合决赛战胜的是中国台北的郑怡静/陈建安,2021年休斯敦男双决赛,站在瑞典人眼前的是韩国搭档张禹珍/林钟勋。
只是相比之下,本届世乒赛的国乒双打组合,出局得稍早一些,才造就了“50年来最差战绩”如许的难堪。
梁靖崑/黄友政也没能在双打赛场走得更远。
组队思绪跟不上“时代版本”
国乒为何会在世乒赛双打项目上屡屡翻车?原因始终绕不开奥运计谋。
自1988年首次亮相汉城奥运会,奥运会乒乓球项目设夫君单打、女子单打、夫君双打和女子双打四个项目。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整体项目才取代双打。从1988年到2008年期间,国乒在男女双打层面上,仅丢掉过1989年和1991年两届世乒赛男双金牌,此后便开启了长期的统治。
从奥运会项目期间的统治职位到近十年来世乒赛的频繁丢金,与其说是国乒统治力下滑,不如说是国乒的计谋倾斜了。
毕竟当混双项目还没有成为奥运项目时,为了实现“养狼设计”向世界推行乒乓球,国乒甚至还尝试过跨国组合,最终许昕搭档韩国球员梁夏银摘得2015年姑苏世乒赛的混双冠军,林高远联袂美国球员张安劳绩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混双铜牌,从而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
许昕搭档韩国球员梁夏银摘得2015年姑苏世乒赛混双冠军。
国乒在男女双打上的资本收缩,光是本届赛事的签位表便能窥见端倪——当国乒牢牢操纵着赛会男女单和混双的头号种子身份,女双方面的赛会头号种子是日本搭档大藤沙月/横井咲樱,男双的赛会头号种子则是来自法国的勒布伦兄弟。
因为国乒奥运的备战重心不停放在单打和混双上,整体项目中的双打组合走的都是“大巧不工”的路数,即依靠单兵实力的厚度压制对手。至于这对组合是不是在双打项目上具备相对统治力,并非国乒的重点。
在双打重回奥运赛场的当下,相较于外协会长期稳定且风格互补的阵容搭配,国乒长期依赖“实力厚度”征战双打赛场的模式就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版本”。
要知道,除了本届世乒赛男双无缘领奖台以外,一直以稳著称的国乒女队,近年来也在女双赛场摔过跟头——杭州亚运会上,孙颖莎/王曼昱在1/4决赛中以1比3不敌日本组合木原美悠/张本美和,随后陈梦/王艺迪在另外一个半区以1比3不敌印度组合S·穆克吉/A·穆克吉,女双异样涌现无缘大赛领奖台的难堪。
现在的国乒必要马龙和樊振东如许的“压舱石”。
国乒急需“压舱石”
某种程度,国乒在本届世乒赛上也很难称得上“实力厚度”,毕竟一届世乒赛输掉7场外战,国乒的挣扎不言而喻。
而且,本次世乒赛的男女双打阵容,都带有一丝阵容过渡的意味。
男双方面,小将黄友政初登世界舞台,林高远则在新的奥运周期里逐渐隐身,以后的世界排名来到第16位,因而男双的两对搭档多少有点以老带新的意味。女双方面,蒯曼进步势头不俗,但依旧缺少大赛经验,陈幸同和钱天一虽然已是中生代,但并非奥运级别选手。
不是国乒不想排挤以往那种“王炸组合”,实在是既要兼顾新人发展,也要衡量兼项带来的赛程压力,当下的国乒只掏得出如许一副牌。
毕竟进入新一轮奥运周期的王楚钦和孙颖莎,不再是“横冲直撞”的小将,而是坐镇一方的领武士物,让二人像巴黎奥运会那般身兼三项,体力与精神的考验都太过暴虐。
王楚钦/孙颖莎。
必要注重的是,当国乒在本届世乒赛双打赛场丢掉第一份“双保险”后,引发的是一串连锁反应——国乒无缘男双领奖台当晚,王楚钦一度0比2掉队高茨,直到半途申请更换球衣后才稳住局势完成逆转;孙颖莎面对申裕斌,若是不是第六局在对方手握4个局点的情况下完成逆转,孙颖莎也将被拖入泥潭;而在一天前,王曼昱更是用一场1小时7分钟的鏖战,才艰苦地以4比1击败德国削球手韩莹。
当败北的氛围在国乒队内游走,每小我私家都在无形中受到了影响。
此时便能理解王皓出征前那句“二十年内最难”的寄义,“每一届世锦赛、奥运会,我们都有卫冕冠军带着大家去打,然则此次确实不太一样,必要像王楚钦、林诗栋如许的年轻运动员扛旗。(国乒)主力运动员都是履历三四次,甚至五次以上的世锦赛才最终夺冠,以是我们此次只能放手去拼。”
过去十年,在竞争最为激烈的男乒赛场,国乒习气了“老中青”的阵容布局。除了奥恰洛夫摘得2017年世界杯冠军外,全部的三大赛男单冠军均被马龙和樊振东瓜分。换句话说,作为过去十年国乒“硬仗”杀手锏,无论年轻球员表现怎样,马龙和樊振东都能守住国乒的基础盘。
但来到本届世乒赛,当国乒这艘大船失去最稳的两块“压舱石”,多少显得有些岌岌可危。
樊振东。
对于当下的国乒,双打阵容适配度的成绩只是技能层面,怎样找到能定住球队军心的人更具计谋层面的意义。在某个阶段,力图让樊振东如许的球员重回赛场,或许会是一种办理计划。
天才的培育种植提拔不是种田文,割一茬长一茬无量尽也,必要球员的先天、锻练的种植、赛事的洗礼,三者缺一弗成。
多哈世乒赛男双的败北,可是视为国乒的一次挫折,也能够看作一次发展的机遇。毕竟为数未几的好消息是:这并不是奥运会的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