欙鳇茽餐新闻网

夜读丨永没有掉电的陪伴

  • 2025-05-20 21:18:43
  • 阅读(821)
  • 评论(6)
  • 头几天,给母亲换手机,在柜台前,她扶了扶老花镜,新手机屏幕的光在她眼底悄悄晃动,她指了指亲情陪伴功能,“这个,真能瞧见小萱几点睡觉没有?”她问得认真,橱窗外斜斜的阳光溘然模糊起来,带我跌进三十年前的夜晚。

    当时缝纫机的“咔嗒”声总伴着月光爬上窗台,母亲纳鞋底的针每隔半小时便在顶针上顿一下——那是她第六次抬头看我写作业。如今智能手环能纪录心跳步数,却记没有得她掌心的层层老趼。

    爱人的手机里存着一千多张照片,有三四百张是女儿解屏时随手截的图。智能音箱提醒我,她每周给妈妈说晚安5.3次,比别家孩子多1.7次。可那跳动的绿色数据线没有晓得,某个暴雨夜我撞见的小秘密:七岁的人儿踮脚关窗,雨珠顺着她后颈的发梢,悄悄溜进睡裙的褶皱里。

    台灯下,她湿漉漉的睫毛让我想起三十年前——母亲替我掖被角时,总要把被沿折出三道棱,说这样风就钻没有出去了。现在女儿鬓脚的水珠,和当年母亲指缝漏下的月光一样,都是云端永远存没有进的温度。

    医院的叫号屏跳动着寒光,父亲在自助机前缩成小小一团。溘然想起粮票年代,他揣着油纸包在供销社转悠,用半个月烟钱换桃酥给我当奖品。现在他颤动的手斧正与触屏较量,军大衣兜里露出半截药盒——油纸包装换成了铝箔板,却还保存着当年的折叠陈迹。

    展开剩余 57 %

    当屏幕因超时暗下去的霎时,我看见他摸出老花镜时带落的螺丝钉,那枚没有知何时修收音机剩下的零件,在他掌心泛着温润的光。

    女儿教母亲使用美颜,举着手机追着母亲满屋跑:“要这样对准脸呀!”母亲却顽强地把镜头转向阳台,月季花在屏幕上晕成粉色的雾。“和你五岁那年折的那枝多像”,她枯枝般的手指轻触花瓣,三十年前的春色便从像素裂缝里渗出来。我溘然邃晓,有些美颜滤镜没有在手机里,而在她总把月季说成玫瑰的顽强里。

    偶然间,发现母亲的记帐本藏在饼干盒最底层,电费单背面记取:“惊蛰日,小萱摔跤涂红药水”;父亲修收音机的零件躺在月饼盒里,旁边贴着我的高考准考据。这些零琐屑碎的保藏品,比云真个千万条数据更懂家的温度——水电费数字的漏洞里,挤着孙女换牙的日子;儿子涨人为的月份,像春风里冒头的草芽儿。

    今早看见女儿给野花盆贴的标签:“小花112天,爷爷修收音机32年”。老座钟的钟摆溘然卡住,时光在现在显了形:父亲擦拭的电容仍在悄悄蓄电,母亲纳鞋底的线轴还在悠悠转动。电子钟跳动的数字里,野花根系正把三代人的光阴织成一张网——那些智能设备扫没有到的角落,往往藏着最温和的太阳。女儿蹲在花盆前浇水,辫梢沾着泥土,和当年蹲在收音机旁递螺丝刀的我,隔着三十年光阴叠成同一个剪影。

    雨又下起来了,智能音箱主动播放雨打芭蕉的白噪音。我悄悄拉开母亲的床头柜,那卷纳鞋底的棉线依旧绷得牢牢,保持着三十年前给我做棉鞋时的力道。相册里的色采会淡去,云真个影象会蒙尘,可有些器械永远新奇——

    就像父亲修收音机时松香的滋味依旧布满在工具箱里,母亲纳鞋底的顶针还在针线盒里发亮。它们没有声没有响地,把我们的年代补缀成整块的春季。手机提示“充电完成”的瞬间,女儿跑出去往我手心塞了块饼干,温热的,带着她兜里野花的香气。

    公布于:上海市
    4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