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19:46:27
  • 阅读(4801)
  • 评论(35)
  • 摩根大通第21届全球中国峰会将于5月22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据悉,本届峰会以“资本为桥 连通世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33个国度和地区、1400多家企业的超过2800名参会者。

    在峰会召开前一天(5月21日),摩根大通举办媒体晤面会,公布了摩根大通对于中国经济和股市的最新观点。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讨主管朱海斌透露表现,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之后,他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中国这两年出现了最深入、最广泛的一轮政策调整,2024年9月至年底是上半场,而2025年以来进入下半场。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以为,今年最看好的是港股,A股也将有没有错表现。目前是逢低吸纳的机会,市场可能在90天贸易谈判结束后区间出现突破。行业上,看好互联网和医疗卫生,发起低配电力和能源。

    朱海斌:中国举行了最深入、广泛的一轮政策调整

    朱海斌首先回顾了今年以来宏观政策的波动。他谈到,岁首年月以来特朗普回归后美国的贸易政策频频,波动幅度之大远超市场此前预期。从历程来看,最大波动发生在4月份美国对中国关税一度加到145%之后,摩根大通也曾下调中国及全球2025年整年经济展望。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之后,关税首次出现好于市场预期的变化,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平均实际无效关税税率下调至41%左右,中国对美国实际无效关税税率大概在28%左右。别的,在中美的90天暂停期,将来的关税变化仍有较大没有确定性。

    睁开剩余 75 %

    “我们最新批改了对中国经济的展望。假设目前的关税税率连续到年底,中国经济或在接上去的几个季度有所放缓,但没有会出现特别大幅的下滑。我们将中国2025年整年经济增速展望,由原先的4.1%上调至4.8%。”朱海斌称。

    从今年“三驾马车”的成分贡献度来看,朱海斌以为,2024年进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30%,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今年来自进出口的贡献率预计大幅减弱,但由于国内的政策调整,预计消耗与投资的贡献率相比去年会有所上升。

    朱海斌以为,中国这两年举行了最深入、最广泛的一轮政策调整,2024年9月至12月仅是这一轮政策调整的上半场,而2025年以来进入下半场。他以为本轮政策调整呈现三方面特征:财政政策方面,中央财政仍有空间,经过扩大支持稳增长;货币政策方面,他以为以后仍有进一步降息降准的必要,且自2024年9月后,央行将稳定地产、资本市场作为金融稳定政策的优先内容;经济结构再平衡方面,扩大内需、扩大消耗成为首要经济工作任务之首。

    朱海斌透露表现,今年政策调整进入下半场后,可以看到两会后财政政策发力明显。例如,今年预算赤字率首次达到GDP的4%,突破此前3%的上限;当局发债规模也相比往年大幅升高。今年财政政策无疑比以往更为积极。在扩大内需、扩大消耗方面,也获得了积极进展。例如,今年的“以旧换新”规模从去年的1500亿元翻倍至3000亿元。

    朱海斌还提到,在以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配景下,既存在一些亮点,也面对着挑战。他以为,今年岁首年月DeepSeek的出现,使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举行了重新评估,显著提振了市场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信心。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各个经济细分领域强弱分化明显。新经济领域,尤其是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强劲,如信息技术(IT)、人工智能(AI)等;同时消耗领域中,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产品种别,表现也显著好于其他产品种别。

    朱海斌指出,尽管国内消耗有所稳定,但整体仍然相对偏弱。4月份的首要经济目标中,零售消耗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因此,他以为下一步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提振消耗,和增强住民的收入增长和就业信心上。

    刘鸣镝:目前是逢低吸纳机会,看好互联网、医疗行业

    “应该说,中国股票在经历了2021年到2023年的连续下滑以后,在2024年找到了底,2025年将继承向好。”刘鸣镝在介绍最新中国股票策略时透露表现。

    刘鸣镝以为,展望二季度,市场将呈现“退一步进两步”的态势。回顾近期行情,3月18日后随着部分公司业绩公布,市场情绪达到高点,随后进入调整。4月随着美国贸易政策等出台,市场情绪快速降温。目前处于90天贸易谈判期,市场呈区间波动。她以为,港股股指要突破以后区间,需贸易谈判顺利达成协议,预计要到三季度。

    刘鸣镝以为,站在当下时点,看好港股和A股。

    在行业及主题上,刘鸣镝称,仍连续看好互联网和医疗卫生行业,尤其是医疗行业,若美国医疗革新对药品价格举行下调,可能有利于中国创新药发展。她也提到,2024年底摩根大通将IT行业列为首选,这也是去年底至今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但是在上周五,摩根大通将IT的评级从超配调到了中性,原因是估值和预期已在高位。

    刘鸣镝还提到,市场尚未充足交易的主题包括行业整合,特别是在产能过剩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市场准入、开放主题。经过比较MSCI中国和日本东证指数,她发现两者拟合度高,MSCI中国目前环境雷同1998年6月的东证,后者在1998年10月迎来金融行业革新后市场走强。

    刘鸣镝以为,将来几个月市场将等待并窥察业绩和中美谈判进展。部分出口导向型行业,如服装、鞋帽、家具、家电等,因对美出口占比较大且难以在国内消化,可能面对风险。但之后市场将交易贸易谈判结果,和行业整合和金融市场革新等题材,可交易标的将散布,总体持乐观态度。

    在投资发起方面,刘鸣镝以为,目前是逢低吸纳机会,市场可能在90天贸易谈判结束后出现区间突破。今年最看好的是港股,她对于A股也较为看好,但是也要考虑到其业绩较弱、估值较高的现状。

    对于各大指数点位展望,对MSCI中国指数的消极、中性、乐观情景指数目标分别是70点、80点、89点;对沪深300指数的基准情景目标为4150点,消极情景为3800点,乐观情景为4420点。行业方面,刘鸣镝称,目前看好互联网和医疗卫生行业,发起低配电力和能源行业。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正:吕久彪‍‍‍

    公布于:广东省
    1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