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9 01:22:42
  • 阅读(988)
  • 评论(56)
  •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16日竣事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的访问。这是他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后首次到访中东地区。令人存眷的是,特朗普此访将以色列排除外行程外,近期还绕开以方在中东地区采用多项外交举措。

    有阐明指出,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准绳,一系列内政外交举措屡屡受挫,不能不急于以中东地区外交成果来“拼业绩”,与以色列政府坚持在加沙促进军事举措、袭击也门胡塞武装等政策相左。美以龃龉频频,盟友关系可能还会出现荆棘。

    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迎接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以方被“边沿化”

    近日,美国和以色列在也门胡塞武装、加沙、伊朗等问题上分歧不断,美方多次绕开以色列促进其中东政策,引发舆论高度存眷。

    以色列本月6日大规模空袭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同日特朗普却突然宣布美方将停止轰炸胡塞武装。一名美国政府官员表露,美方没有告知以方本身与胡塞武装达成开火协议。这令以色列猝不及防,且开火协议没有涉及以方。

    睁开剩余 77 %

    这张5月5日公布的未注明拍摄地点的照片显示,以色列空军战役机飞往也门荷台达省执行空袭任务。新华社发(以色列国防军供图)

    美国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挡运动(哈马斯)秘密打仗后,哈马斯本月11日宣布将释放一名有美以双重国籍的被扣押职员,以政府官员说以方“从媒体上才得知”这一消息。特朗普13日谈及“尽快竣事”加沙地带战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表示,以军将在未来几天“尽力进入”加沙。

    特朗普13日还宣布将下令排除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而内塔尼亚胡此前曾要求特朗普政府不要排除对叙制裁。

    别的,近期美国与伊朗已举行多轮直接谈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说,以色列长期以来主意攻击伊朗核办法,美方与伊朗谈判无疑是对以色列的一次袭击。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发表社论说,往常特朗普在出现利益分歧时“几乎完整不考虑以色列”,以色列发现本身被美国“边沿化”。以色列前国家平安照料吉奥拉·埃兰德说:“美国根本不把我们当回事,更糟的是还在背后搞阴谋。”

    核心诉求分歧

    美以之间缺少政策协调,乃至相互公然“唱反调”。有阐明指出,特朗普政府进展在中东问题上尽快获得外交突破,显示其执政成果,提振在美国国内的支撑率。而内塔尼亚胡要维持以色列国内执政同盟,需迎合极右翼政党的倔强主意。双方在核心诉求上的抵牾明显。

    特朗普政府执政百日的民意支撑率跌至已往80年来源任总统同期最低。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希瑟·赫尔伯特说,特朗普政府目前迫切需要一项“外交胜利”。

    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盖斯·奥马里认为,特朗普此次中东行的核心是“要胜利、不要麻烦”,特意避开以色列等可能使美国卷入“麻烦”的国家,选择三个可带来实际成果的海湾国家作为出访目的地。他进展在此访中获得可量化的“胜利”,而非陷入冗杂复杂的中东和平进程。

    5月1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右)访问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发(沙特通讯社供图)

    而目前以色列执政同盟由多个右翼或极右翼政党组成,被媒体称为以色列“最右政府”,推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极右翼政治权势影响。

    以色列政治阐明人士阿莫斯·哈雷尔指出,内塔尼亚胡试图通过连续加沙战事以维持其懦弱的执政同盟,但这一路线与特朗普政府推动“尽快竣事辩论”的战略目标存在根赋性抵牾。美方对以色列连续战事已表现出明显不耐烦,进展让以方作出让步来实现辩论的可控收尾。但这势必会引发以政府外部极右翼人士的坚决抵制,内塔尼亚胡正陷入艰难的战略抉择。

    战略重心转移

    特朗普政府调整对以色列的态度,也折射出美方中东战略重心逐渐转移。阐明人士认为,美方看重本身利益,以红海航道平安、动力通道稳定及经济合作前景为主要目标,不肯为以色列投入过量外交资源与政治资源。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刊文说,已往多届美国政府在处理美以关系时往往幸免公然分歧,但特朗普坚持美国利益优先,公然对以施压,不在乎以色列的一些诉求。

    西班牙每日新闻网站的评论文章认为,特朗普政府近期对也门胡塞武装、伊朗等采用的举措,显示出美方优先考虑本身利益,选择对其有用的对象直接谈判。以色列已降级为次要角色,乃至可能就是个“龙套”。

    5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乘直升机返回想都华盛顿白宫。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以色列时报》也评论说,特朗普这次中东之行是特朗普“美国优先”外交策略的天然延伸,美方没有将以色列纳入行程释放出清楚的信号:即便是传统盟友,也不再被自动纳入战略优先级考量。

    也有阐明人士指出,尽管目前美以两国政策层面的默契与信任有所削弱,但鉴于历史原因、国内政治、战略目标等要素,美以分歧短期内还不会导致两国关系出现根赋性改变。

    公布于:上海市
    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