欙鳇茽餐新闻网
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教育立异论坛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
5月18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教育立异论坛在北京进行。论坛聚焦AI时代教育本质的前沿,探究了人工智能会不会替代大学、将来的教育该教什么等话题。
“学问不再稀缺,教育目的必需重塑。”论坛上,西交利物浦大学实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说。他指出,面对AI带来的智能冲击,全球90%的大学仍延续专业导向的教育体系,这使得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在毕业时已不如一个通用AI模子。
“过去大学是为了防止人无知,现在在AI眼前,是要让人有能力判袂真假、应对复杂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席酉民提出,教育必需从“学问传授”转向“融合伶俐培养”。他解释,这是一种融合科学技术、哲学思维、人文艺术和心理韧性于一体的综合素质,能让人类在AI时代中实现故意义的共生。
席酉民强调,将来不是AI替代人类,而是人类必要学会与AI协作,成为能整合多元能力并引领立异的人。教育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和谐心智”和“复杂性经管”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不确定与复杂时,拥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和决策力。
展开盈余 57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钞秋玲也在论坛中指出:“在人工智能重塑将来的历史节点上,高级教育必需直面两大焦点命题:其一,如作甚学生奠定面向将来的能力基石;其二,如何培养学生驾驭AI应对复杂挑衅,而非被技术所替代。”
据席酉民介绍,西交利物浦大学已全面构建“AI支持的教育体系”——构建AI支持的“进修超市”平台,实现兴味驱动与个性化进修路径。大一推行AI素养课程,大二起连系专业深化应用,全面提升数字能力。该校打造AI导师系统帮助进修与评价,推动教学由学问传授向能力建构转型。经过项目制、场景式教学,强化学生的成绩解决与跨学科整合能力。
论坛上,据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事件中心主任解启健介绍,目前西浦已有25000名在校学生、1800余名教职工,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在招生政策方面,解启健表示,为了让学生有合理时间了解自我兴味和具体专业,西浦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才确定专业,专业选择的自在度也较大,在可确保连续稳定的学术范例和教学质量、满意选专业的相关政策前提下,学生可在所有本科专业中进行专业选择,且第1、第二专业自愿满意率近90%。解启健还提到,在西浦本科毕业生中,有约九成人会继续进修。他还建议,学生要以兴味为导向,来选择专业。
此外,据钞秋玲介绍,西浦近年来规模在扩大,招生录取分数线也在逐年增高。客岁该校在北京招生43人,将来计划争取更多面向北京的招生指标。
西交利物浦大学成立于2006年,简称“西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我国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自力法人资历的中外合作大学。该校有南校区、北校区、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三个校区,共开设48个本科专业及方向,55个硕士和17个博士专业。
“西浦以国际化、跨学科融合、实践导向和立异协作为焦点,打造契合将来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构建‘教育+AI’跨学科培养体系,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连续运送高素质立异人才。”钞秋玲表示。
发布于: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