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8 20:22:55
  • 阅读(11762)
  • 评论(38)
  •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日(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比年来,全社会主动营造明白、尊重、体贴、赞助残疾人的空气和环境,2023年,中国残联印发方案,在全国推行残疾人自助互助病愈办事,一起去看看各地探索实践情况。

    陪伴脊髓损伤患者17年的“希望之家”

    在四川德阳绵竹市人民病院病愈医学科的学习室里,主治西医师汪玲正在给“脊髓损伤自助互助小组”的成员们做培训。

    像如许为脊髓损伤患者供应专业的医疗发起和生存指导,绵竹市人民病院病愈医学科每月都会举行一次。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绵竹市人民病院就建立了“脊髓损伤自助互助小组”,成员由医护人员与地震中脊髓损伤的患者配合构成,最后是为了赞助这些幸存者尽快走出阴霾,重拾自大。如今,成员已扩展到因交通变乱、疾病等致残的各类残障人士。

    家住绵竹市麓棠镇麓棠村的朱丛义,由于一次意外致使脊髓损伤双下肢瘫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一度陷入无望。在了解到朱丛义的情况后,小构成员不仅上门家访给予专业医疗发起,还轮番为他疏导心理。

    展开盈余 63 %

    绵竹市人民病院病愈医学科病愈医治师 吴丹:经过我们零碎的培训形式,来提高他们的日常生存能力以及出行能力,现在我们小组内里已经有7位伤员找到了工作。

    “光明之家”让视障人士找到心灵港湾

    我国有超过1700万视障人士,在宁夏,有一个视障人士的“光明之家”,他们在这里病愈、学习,重拾对生存的信心。

    在宁夏残疾人病愈中心“光明之家”,老师正在为视障人士讲解如何操作常用软件。

    2020年起,宁夏残疾人病愈中心开设了“光明之家”中途失明者病愈训练项目。经过通识课程和实践训练,赞助视障人士学习操作手机、使用盲杖、读写盲文等日常生存中的有用技能。

    前来接受病愈的中途失明者张丽萍报告记者,失去光明前她很喜欢在朋友圈记录自己的生存,但失明后,她的朋友圈停更了良久。如今,经过在“光明之家”的学习,她又最先从新更新朋友圈,也最先乐意走出家门,拥抱世界。

    为了让更多像张丽萍一样的中途失明者能够了解“光明之家”,走进“光明之家”,宁夏残疾人病愈中心还和多所病院建立了转介机制,让视障人士第一时候了解病愈信息,并安排专人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中途失明者进行病愈。

    (总台央视记者 高磊 柴丹枫 付博文 四川台 德阳台)

    公布于:北京市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