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6 14:03:10
  • 阅读(8383)
  • 评论(27)
  • 据央视旧事消息,5月16日,经最高群众法院核准,强奸未成年人的罪犯赵某、王某某、陈某某被依法实行极刑。

    罪犯赵某利用“教员”身份

    多次强奸8名未成年女性

    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罪犯赵某利用在非法建立的某“成长教育基地”担任教员的身份,伙同其他多名教员采用殴打、辱骂、体罚、强迫劳动、关禁闭等方式对数十名未成年学员实行虐待和非法拘禁,逐步形成以赵某等工资首的恶势力团伙。赵某利用上述虐待、拘禁举动对学员形成的心理控制,采取胁迫、利诱和拍摄视频等本领,多次对8名未成年女性学员实行强奸,其中包含3名幼女。其间,赵某强逼被害人长期服用避孕药,强奸举动导致多名被害人患有妇科病。此外,赵某还实行了存心危险、诈骗等犯罪。第一审、第二审群众法院以强奸罪判处赵某极刑,最高群众法院依法予以核准。

    罪犯王某某假装导演招募小演员

    强奸未成年女性

    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罪犯王某某在某网络平台上专门以小学、初中女学生为对象,采用假装导演招募小演员或假装女性未成年人的方式,先通过网络欺骗、胁迫未成年被害人拍摄并发送裸体等不雅照片、视频供其观看,后以当演员需检查身体等为由欺骗或以公开不雅照片、视频相威逼,将被害人约出实行强奸。王某某共强奸并猥亵9名未成年女性,其中包含7名幼女、1名精神发育迟滞的未成年女性,在强奸过程当中拍摄视频,以此胁迫继续实行奸淫,对部份幼女长期、多次强奸,并实行严重凌辱举动。此外,王某某还猥亵其他10名幼女、1名男童。第一审、第二审群众法院以强奸罪判处王某某极刑,最高群众法院依法予以核准。

    展开盈余 71 %

    罪犯陈某某潜入初中生QQ群

    挑选女学生实行强奸

    罪犯陈某某曾因犯强奸罪被判处科罚。2022年1月至4月,陈某某通过别人介绍,假装同龄人先后加入20余个初中学生自建QQ群、微信群,随机添加群内女学生为挚友,挑选其中部份女学生,以欺骗、胁迫等方式约出实行强奸。陈某某零丁强奸3名幼女7次,强奸1名未成年女性未遂,在强奸过程当中拍摄视频,以此胁迫继续实行奸淫,并致部份幼女自残、试图自杀、辍学。陈某某还纠集同案犯轮奸上述1名幼女共3次,并以牟利为目标介绍其他多名同案犯离别奸淫该名幼女。此外,陈某某猥亵其他2名幼女,另实行了诓骗打单犯罪。第一审、第二审群众法院以强奸罪判处陈某某极刑,最高群众法院依法予以核准。

    最高群众法院刑一庭负责人指出,此次对三名性侵害未成年人罪犯依法判处并实行极刑,彰显了群众法院果断依法宽大此类犯罪的鲜亮态度,向全社会宣告“侵害孩子者,必宽大不贷”。同时,三个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的遭遇也提示我们,要周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预防和淘汰犯罪,从泉源上遏制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产生。

    上述第一个案件中,罪犯赵某等人以未经挂号建立的“成长教育基地”为依托,形成恶势力团伙、为非作恶,并以经管必要为由,隔绝家长与学员联系。赵某利用身份赋予的优势地位,以殴打、体罚等所谓的惩处教育本领对被害人形成控制并借机实行性侵,犯罪情节特别恶劣,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该案暴显露个体未成年人教育、培训机构无证经营、外部经管混乱、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相干监管缺失等问题。

    第二个案件中,罪犯王某某利用未成年人判别和防范能力弱的特点,同时注册多个网络账号、一人分饰多角,通过假装成某著名女导演、导演助手、知名演员等方式,以“当演员必要拍裸照、必要检查身体”等话术欺骗,或以公开裸照、视频相威逼,实行性侵。该案反映出随着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空间所独有的身份虚拟性、沟通私密性、技术便利性特征实行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本领更为隐蔽、更具欺骗性,危害范围更广。同时,暴显露网络交际平台监管漏洞及未成年人网络平安教育缺失等问题。

    第三个案件中,罪犯陈某某30余岁,却假装同龄人化名潜入初中学生群,以“广撒网”的方式物色作案对象,借结交之名寻机实行性侵,乃至纠集别人共同实行性侵,社会危害性大。陈某某具有强奸多人、强奸情节恶劣、轮奸等多项加重处罚情节,且曾因犯强奸罪被判处科罚,对其依法判处并实行极刑,彰显了群众法院对犯罪情节恶劣、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罪行极其严重的强奸犯罪分子依法从严从重处罚的坚定立场。群众法院近期审理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不少犯罪分子假装同龄人靠近未成年被害人,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心智不成熟的特点,采取欺骗、施压、胁迫的渐进式本领操控,最终实行性侵,暴显露未成年人道教育和法治教育不敷、家庭和学校履职缺位等问题。

    群众法院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一直保持“零容忍”

    最高群众法院刑一庭负责人强调,群众法院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一直保持“零容忍”态度,通过充分施展审讯职能,依法宽大犯罪分子,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本领愈发隐蔽、方式愈发多样,从泉源上防范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紧张性愈发凸显。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培训等机构的监管,美满准入和日常经管机制,促使相干机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范例经营流动,强化从业人员经管;

    建议网络服务供应者严格履行网络平安经管责任,积极采取措施,净化网络环境,铲除不良信息滋生、蔓延土壤,实时发明并阻断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风险。

    同时提示泛博家长和学校切实履行监护、教育职责,更加重视并共同展开好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网络平安教育和法治教育,密切存眷未成年人的举动和心理变化,指导和监视未成年人精确利用网络,赞助未成年人进步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精确的性看法,养成平安结交意识。

    最后,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构筑起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当局、司法全方位的、更加美满的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系统,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平安成长保驾护航。

    (总台央视记者 冀成海)

    编辑 刘佳妮

    发布于:北京市
    2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