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6 11:39:23
  • 阅读(2066)
  • 评论(9)
  • 近期,小米集团旗下首款汽车产品小米SU7 Ultra“挖孔版”前舱盖因涉嫌虚假宣传激发的车主维权事件持续发酵。最新消息表现,车主代表与小米汽车高层举行了数小时会商,但两边未能就解决方案达成同等,车主代表泄漏“退订会直接形成小米汽车的倒塌”。受此事件影响,小米集团近期股价表现承压。

    15日晚,据网络作家、车主代表“@风云XTony ”在社交媒体泄漏,在车主方表达起诉意向后,小米汽车副总裁李XX及销售托付办事部总司理张X于克日与其举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线下约谈。两边“充足交换了看法,举行了坦白的交谈,增长了两边的相识,会谈是有益的”。

    但此次会商“没能达成最终方案”。“风云XTony”在社交媒体称,小米方面承认宣传上存在成绩,但表示若是同意用户退订,将“直接形成小米汽车的倒塌”。

    现在,该车主构造的维权诉讼群已超过70人,设计共同起诉小米汽车虚假宣传,并主张“退一赔三”。

    此前,车主首要不满在于,花费4.2万元选装的所谓“挖孔版”碳纤维前舱盖,在宣传中被暗示具有非凡外部结构、风道设计且普通版无法改装,以营造独特性和高端感。但车主发现,该部件可能仅为“样子货”,并没有现实宣传的空气动力学功能,且普通版车型亦可通过数千元成本举行外观改装,是以感受遭到欺骗,以为构成虚假宣传,使高价选装的“情绪价值”大打折扣。

    “前舱盖风波”对小米集团的股价形成了显着影响。该事件发酵后的5月12日,小米集团股价盘中一度跳水大跌近6%,最终收报50.6港元,跌幅1.46%。5月13日,股价进一步下跌至48.65港元,跌幅达3.85%。

    4月初,小米集团股价受车祸事件影响,一度跌破50港元。调整后,4月中旬有所反弹。进入5月,股价在5月2日曾到达阶段性高点53.1港元。但是,随着“前舱盖风波”等负面舆情的发酵,投资者对小米汽车营业的信心遭到磨练,导致股价近期持续承压。

    发布于:上海市
    2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