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3 08:39:48
  • 阅读(703)
  • 评论(15)
  • 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消防科普文明展览、消防趣味市集打卡、Campus Walk安全隐患大侦探等多项流动,让人大师生在多样的流动体验中提升安全意识、控制更多安全技能。

    当天,中国人民大学正式为中国消防博物馆授牌“中国人民大学消防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未来该馆将成为人大师生开展消防安全科普进修和实践的主要定点场所。

    首次设置“Campus Walk安全隐患大侦探”

    绳结怎么打才更安全、心肺复苏怎么做、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当天下午2点半,人大图书馆前的广场人来人往,大家聚在消防趣味市集分歧的摊位进步行体验。

    人大学生在专业人士引导下进修如何把绳子系牢。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记者相识到,学校邀请一线消防官兵入校,结合人大应急志愿服务队,设置火灾逃生模拟、地震模拟体验、电子灭火器模拟灭火、一绳当关、隐患消消圈、安全隐患排查体验、火灾成因试验台等多种类型互动体验摊位,通过闯关打卡、集章抽奖、拍照打卡等趣味环节,吸收师生积极参与消防学问进修和应急技能体验。

    展开盈余 68 %

    该校硕士研究生李同学正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进修打绳结,没几分钟就已经学会了双绕双结的系法,“我本日体验了心肺复苏还有打绳结。我觉得进修这些学问还是很有需要的,比如心肺复苏,不上手体验的话一些细节根本不晓得。”

    现场还设置了消防东西装备展示区,其中既有科技含量实足的无人机消防设备,也有与消防员日常生存息息相关的消防服装,师生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还可以在专业人员引导下试穿。

    现场展出了各种科技含量实足的消防设备。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保卫部(处)部(处)长邵泽开透露表现,本年第一次创新引进了“Campus Walk安全隐患大侦探”,在树德学生宿舍楼、中区食堂等4处具备分歧功能的楼宇内设置安全隐患查找打卡点,让师生主动饰演安全隐患大侦探,通过搜寻消防安全隐患,完成“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的角色互换,从而进一步提升安全责任感。“学校也会以此为契机,把更多的创新举措融入到日常安全教育中,把群防群治的有效措施固化下来。”

    学生现场进修AED使用方法。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人大已累计开发20余门科学规范安全课程

    火正,是有笔墨记载以来火官的最早称谓;《甲骨文合集》中记录了商朝武丁时期的一次起火,这是有笔墨以来最早的火灾记录……当天,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一层入口大厅,消防科普文明专题展区也正式开放。展览主要围绕消防汗青文明传承、防灾减灾学问普及和人大比年来消防安全教育成果展示三大维度开展科普宣传。

    展览期间中国消防博物馆专职讲授员和校内大学生志愿者将结合图文版面,循环讲授消防科普文明,与观众互动交换。根据支配,展览将持续至5月底。

    记者相识到,人大目前已累计开发20余门科学规范安全课程,常态化开展多年龄段应急团结演练,并有针对性地研发安全教育课件70余套,针对分歧年龄群体屡次开展应急团结演练。同时,该校还成立了我国高校首支应急志愿服务队。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应急志愿服务队队长艾龙飞现场分享了本身加入应急队的经历。他透露表现,本身已经加入应急队四年时候,跟随着团队一路进修了抢救技能和学问,本年五一期间,他坐高铁回京的路上,行使在应急队日常训练中学到的学问,成功帮助了一位因低血糖手脚发麻、两眼发黑的女生,“这不是甚么重大的时候,但是又很真切地告诉我,平时的所学所练所讲是真的有用。”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正 贾宁

    发布于:北京市
    1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