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2 14:47:27
  • 阅读(9061)
  • 评论(10)
  • 5月(yue)12日(ri),是第17个全(quan)国防灾减灾日(ri)。在应(ying)急管(guan)理(li)部、我国地(di)震局举行的“人人讲平安(quan)、个个会应(ying)急”平安(quan)学问发布会上,应(ying)急管(guan)理(li)部地(di)震地(di)质(zhi)司二(er)级巡视员高玉峰表示,“目前,我(wo)们正在积极推动各地(di)渐渐科学规划计划和建设改革应(ying)急避(bi)难场所。”

    高玉峰介绍,一(yi)是在规划布局不同级别和类(lei)型(xing)的应(ying)急避(bi)难场所时,首要以社(she)区生存圈为基本平安(quan)单元,布设不同级别和类(lei)型(xing)的应(ying)急避(bi)难场所,并肯定合理(li)的服务半径,好比紧(jin)急避(bi)难场所的服务半径为一(yi)公里以内,大家(jia)步行10-15分钟就(jiu)可到达;短期(qi)避(bi)难场所的服务半径在2.5公里以内,步行30-40分钟就(jiu)可到达;长时间(qi)避(bi)难场所的服务半径就(jiu)更长一(yi)些。

    二(er)是计划应(ying)急避(bi)难场所时,每个应(ying)急避(bi)难场所至(zhi)少设置2条不同方向与外(wai)界相通(tong)的通(tong)道,同时考虑残疾人、老年人、幼儿(er)、孕(yun)妇等特殊群体的需(xu)要,进行无妨碍计划。

    三是建设改革应(ying)急避(bi)难场所时,在场所内外(wai)及周边(bian)区域会设置明显的应(ying)急避(bi)难场所主标志、指向标志另有收支口标志等指引,做(zuo)到标志醒目、指示明晰、方便民众辨识。

    “现(xian)在各地(di)正在渐渐改革完善(shan)与合理(li)布局建设避(bi)难场所,这里也提醒大家(jia),日常平凡可留心(xin)观察工(gong)作(zuo)、生存区域的应(ying)急避(bi)难场所,对场所分布和分散路线做(zuo)到心(xin)中有数,积极参(can)加社(she)区和单位等构造的应(ying)急避(bi)难练习训练,掌(zhang)握(wo)相关技能。”高玉峰说,“我(wo)们也在积极推动各地(di)加强应(ying)急避(bi)难场所管(guan)护,并利用多种渠道向民众供应给(ying)急避(bi)难场所服务信息,便于灾害来(lai)临时能就(jiu)近找(zhao)到应(ying)急避(bi)难场所避(bi)险避(bi)难。”

    发布于:上海市(shi)
    2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