欙鳇茽餐新闻网
为什么减肥?40岁的林叶理由很充足:“我从小就胖,生完孩子后就再也瘦不上去了,最胖时达到190斤,血压也变得不稳定,本身感觉心脏蒙受力不可了。”30岁,她就得了高血压、心脏病,心想是不是跟本身胖有关?
减肥有多灾?林叶尝试过无数种网上引见的要领:少吃、轻断食、多活动、打针减肥药等,最多瘦到过150斤,随之而来的是体重快速反弹。
如今肥胖已成为搅扰很多人的健康问题。统计显示,我国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已达50.7%,估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70.5%,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将达到31.8%。
2025年5月11日是第八个“我国肥胖日”,这一节日由我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于2018年建议设立,进展以此进步公众对肥胖症危害的认知。体重管理正成为健康我国的重要内容。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度卫健委主任雷海潮透露表现,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增强慢性病防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学体重管理中央病区。汹涌旧事记者 陈斯斯 摄
克日,汹涌旧事(www.thepaper.cn)记者走进全国首个医学体重管理中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学体重管理中央,采访了4名减重患者。他们中间有退役运带动、民警、都市白领等,尝试过诸多减肥本领,也有人正在几个月内减了30-50斤,却也经历了反弹带来的搅扰,最终选择了“缩胃”手术。
“减重手术中,我们采用最多的是袖状胃切除术,全国近四万名做减重手术的患者中,80%选择的是袖状胃切除。这种手术经过腹腔镜手术缩小胃容积,进而控制胃摄取量并增加饱腹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学体重管理中央主任姚琪远正在接受汹涌旧事记者采访时透露表现,早正在2009年,该中央就成立了减重手术团队,最初一年只有10来位病人,十年后病人数目逐年增长,每年500-600位,目前该中央管理的“缩胃”术后患者已有近3000人。
他同时透露表现,“减重这件事,不光是一个手术能够解决的,而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管理的工作。随着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加,将来需要医患共同努力去做的还有很多。”
为何会胖?
胖的理由有很多,林叶将本身归结为“天生就胖”,“好像一吃东西就会胖,吃得少还是胖,也许真的喝水也能胖吧!”怀孕前她尝试了很多减肥方式,正在泰半年里持续轻断食、活动并服用减肥药,一会儿减去了30斤。
但怀孕后,林叶就暂时将减肥这件事弃捐了。胎儿需要养分,活动也有流产风险,生了孩子后,活动时候几乎没有,一年后她又胖了三四十斤,“这一次,好像胖的速度更快了。”
“大概是遗传因素吧,我家里人都挺胖的。”41岁的朱凌坦言,本身7岁时就比同龄人胖一圈,成年后最胖的时候达到了205斤。20岁那年她去做了抽脂手术,也陆续尝试过很多减肥方式,如少吃、多活动等,但一年半以后又胖了回来。“我有糖尿病、高血压,一开始我要做切胃手术,全家人都反对,厥后我用大夫的话压服了家人。”2021年8月,朱凌举行了一次切胃手术,术后2年,她瘦到了140斤摆布。
与林叶、朱凌分歧的是,51岁的汪广变胖,与生活方式转变有关。他曾是一名职业运带动,身高182厘米,退役前体重常年维持正在137斤摆布。“1997年宣布退役后,大概是因为工作节奏的调整,活动量一会儿少了下去,身体越来越感觉到正在发胖,最胖的时候,我达到了297斤。”汪广猜测,职业运带动期间每天大批的高强度训练,让本身的身体适应了那种节奏,随着退役活动量倏忽减少,他的体重也就失控了。
因为胖,汪广还得了“呼吸暂停综合征”。“我有基础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这是一种遗传病,正在睡觉时,我常常感觉到本身会打鼾,去了医院后被诊断为‘呼吸暂停综合征’。” 汪广确诊后,尝试用过呼吸机治疗,用了近6年,只管就寝症状有所改进,但体重仍旧难以降下去。
“我尝试过各种减肥的方式,买过网上的各种减肥代餐粉,一天吃一顿,坚持了半年,减去了几十斤,但只要一不吃代餐粉,体重又立刻反弹了。”汪广说,他也尝试过活动减肥,请了专业健身教练,并常常泅水,但体重异样会反弹,“经过饮食和活动都很难控制体重,我只能去医院,求助药物减肥。”他回忆,本身曾坚持药物治疗半年,一会儿减去了60斤,但因反作用比较大,“人总会觉得没有精力,时而腹泻、胃口不好”,遂中断。
停药后的3-4个月,汪广倏忽感觉到身体不断变胖,“偶然候,我察觉到本身吃的一点也不多,但体重增长的速度好像比之前更快了,偶然乃至感觉到‘喝水都会胖’。” 汪广最终选择了“缩胃”手术。
28岁的民警彭鹏也尝试了手术治疗。从2018年走上工作岗亭至今,7年来,他最瘦时只有98斤,最胖时却达到了248公斤。之所以胖,彭鹏坦言“主要还是没有控制饮食”。“因工作环境的缘故原由,时常要值日班,偶然候一天吃一顿,偶然候一天能吃三四顿,人也变得越来越胖,跑步的时候常常喘气。我看到身边同事也有因为肥胖问题做过‘切胃’手术,就想着也来尝试一下。”彭鹏说,“进展不要再因为胖影响了我的工作。”
何为健康减肥?
“引起肥胖的缘故原由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代谢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有家族肥胖史的人更容易患肥胖,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基因变异会影响能量代谢和脂肪分布,导致体重增加。而缺乏锻炼、饮食过量、生活作息不纪律等,是引起肥胖的主要缘故原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学体重管理中央主任姚琪远透露表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学体重管理中央于2024年5月8日成立,是全国首个医学体重管理中央。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 受访者 供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学体重管理中央,是全国首个多学科的医学体重管理中央,于2024年5月成立,依托肥胖疝外科协同内分泌科、临床养分科、活动医学科、心理、就寝中央等焦点科室,为患者制定本性化的综合减重治疗方案。
姚琪远坦言,他遇到的不少肥胖人群,都自行尝试过诸多减肥方式,但绝大多数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反弹,也有人因为不恰当的减肥方式,给本身的身体带来了负面影响,“譬如有些女性尝试过减肥药,但可能药物中含有一些能让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成分,正在进步代谢的同时,也导致心率增加、内分泌紊乱,乃至一些年轻女性因减肥导致提早闭经、卵巢功能衰退。”
还有不少人经过极端方式减肥,“他们选择不吃,或者吃很少,一天只喝水,同时加大训练强度。这种方式确切能够正在短时候内让体重减下去,但正在如许调整饮食的过程当中,大脑会自动记录你的食物摄取量和代谢情况,体重下降以后,人体一旦转变饮食状态,极易产生反弹。这种反弹下,复胖的速度乃至会更快,体重也可能会比之前更重。”姚琪远说。
如何定义“健康减肥”?姚琪远引见,关于减肥,天下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每周减重0.5-1公斤,每月减1-3公斤,这种“匀速”减肥法,不仅能够实现无伤害减肥,而且不易反弹。
正在姚琪远看来,减肥的最终道理是制造能量缺口,即消耗的能量要比摄取的能量多。“但这并不代表少吃就能够瘦,我们每小我私家也要保证人体每日必需的养分素的摄取,不克不及一味寻求体重降低,手术也仅仅是一个本领。”
姚琪远正正在为一名减重患者做切胃手术。
如何认识手术减重?
姚琪远还记得,早正在2009年,他带队出国学习减重手术技术,返国后便正在华山医院成立减重团队,“最初的一年里,‘缩胃’手术很少有人问津,一年就只有十多人来做手术,当时大家都不觉得肥胖是个病。十年以后,前来就诊的减重人群已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每年有500-600人做‘缩胃’手术。”
姚琪远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时代发展,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步进步,并且肥胖确切带来了很多健康方面的搅扰。手术治疗肥胖与代谢性疾病,有着“安全、微创、有效、持久获益”的特点。
“毕竟,不是每一个肥胖的人都能够经过少吃、活动去减肥,有些人胖了,活动会伤害膝盖、半月板乃至影响心脏健康等,年龄大的人群也不是每小我私家都能够依靠活动去减肥,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医学本领去干涉干与,包括手术治疗。”姚琪远说,“以前,我们常常正在门诊里听到病人说‘人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做手术缩胃呢’,但现正在大家已认识到,手术可经过转变胃肠道布局,调整胃肠激素、菌群、胆汁酸等,从而引起身体内分泌与代谢的变化,对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就寝呼吸暂停等疾病带来改观。”
姚琪远也直言,“缩胃”手术并不适合每个肥胖人群,需要切合以下指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多囊卵巢、重度脂肪肝等疾病之一,且BMI达到27.5方可举行手术;如果不存正在代谢疾病,仅为了肥胖举行手术,BMI则需达到32.5。
“‘缩胃’手术只管是微创,但我们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肥胖病人需要经过我们专业的评价方可手术,超重或一度肥胖的人,经过饮食调整、活动锻炼等生活方式干涉干与,大部份人还是有可能达到本身控制体重的预期目标。”姚琪远说,正在门诊中,也有一些年轻人群实正在并不胖,是为了寻求“瘦而美”而要求做减重手术的,“对此我们都会举行劝退。”
做了“缩胃”手术,并不意味着减重就成功了。“我们会报告术后患者,手术只是给了他们重塑生活方式的窗口期,正在术后的1年半时候里,我们进展患者去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进展他们合营我们大夫、养分师等,最终达到一个减肥的目标。”正在姚琪远看来,任何减重的方式,无论是手术还是饮食管理、药物治疗等等,都并非一劳永逸,这也给减重大夫带来挑战,“我们对于术后患者的管理需要持续且长时间举行。目前,我们也正正在团结企业开发AI小程序,进展能够辅助我们医护职员做好术后患者的长时间体重管理,包括给予迷信饮食、活动指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
(应受访患者要求,文中林叶、朱凌、汪广、彭鹏均为化名)
郁斐 海报设计
发布于: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