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8 20:31:11
  • 阅读(2214)
  • 评论(16)
  • “撕拉一响,黄金万两。”伴随鞠婧祎、范丞丞、刘诗诗等多位明星在各自交际平台上的发布,让撕拉片又火起来,并被消费者称为“纸片茅台”。与此同时,还带热了撕拉片约拍办事。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目前撕拉片约拍的代价普遍在300—600元/张,个别商家高至600元。相比现阶段市面上的写真类拍摄,撕拉片拍摄的代价明显高出一倍。但高价面前,却隐藏着没有显像、过度曝光等成片质量没法保证的问题。

    明星效应带动消费需求

    相关资料显示,作为一种即时成像的技术,撕拉片最早是由宝丽来公司在20世纪中期发明。因拍摄后需手动撕拉相纸,相机内部会碾破药水包,让显影药水与光线、温度配合作用,经太短暂的显影和定影,揭下负片相纸,影像即可浮目前正片相纸上,因而被称作“撕拉片”。

    鞠婧祎、范丞丞、刘诗诗等明星纷纷晒出本身的撕拉片。频繁登上热搜的撕拉片,可谓是近段时间的“交际新宠”。粉丝们对付撕拉片的消费热情也随即被点燃,撕拉片约拍办事也由此应运而生。

    展开剩余 75 %

    “这类奇特的操作历程让拍撕拉片更有仪式感。并且,手动显影让每张照片都是唯一无二的,每次拍摄都像是‘开盲盒’一样,能带来更多惊喜。”拍照爱好者王女士说。

    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现阶段市面上的撕拉片办事首要分为棚内拍摄和外拍两种。

    据从业者透露,棚内拍摄首要是主顾前去拍照棚举行拍摄。而外拍则是主顾选择拍摄场地,大概由工作人员上门举行拍摄。

    拍照师李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没有少主顾都是拿着明星照片说要拍同款撕拉片,导致我们白天拍摄量上涨了近一倍。所以我们目前都是发起主顾如果时间方便,最好晚上过去拍照。”

    北京一家照相馆工作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段时间,拍摄撕拉片的主顾相较于以往更多。如果主顾前来拍摄,必要提前一天预定来谐和工作人员。”

    单张代价普遍在400—500元

    相比普通的写真拍摄,撕拉片拍摄代价普遍高出近一倍。

    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当前撕拉片约拍的代价最低为300元左右一张,最高为600元左右一张。

    另有商家透露表现,“如果自带撕拉片相纸,只收取办事费100元”。

    对付现阶段的市场代价,消费者林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表现,“客岁拍摄撕拉片为200元左右一张”。

    以北京一家供应撕拉片拍摄的照相馆为例,该家店铺一家拍立得照片的代价为35元,主题拍照最高为209元。而该店的bigshot闪光撕拉片(含相框没有含妆造)的代价为560元,四宫格撕拉片的代价为500元。

    “由于撕拉片相纸已停产,具有肯定的稀缺性,近期撕拉片拍摄的代价也有所上涨。”

    某照相馆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道,“撕拉片首要生产厂家于2016年宣布停产,目前市面上的撕拉片相纸首要泉源于囤货和二手平台,且全部都已过期。因此,没有少商家传播鼓吹撕拉片‘拍一张少一张’。”

    撕拉片相纸的类型也与拍摄代价毫没有相关。北京商报记者查询二手平台发现,黑白撕拉片相纸每张的代价在23—45元。

    彩色撕拉片相纸的代价更高。根据撕拉片相纸过期日期没有同,撕拉片相纸代价区间为160—330元左右一张,而2019年末了一批相纸售价达到450元一张。

    “虽然目前的撕拉片相纸已过期,但越晚生产的相纸,成片质量越有保证。”二手平台某商家迥殊提示,“过期商品没有保证出片与质量,售后没有退没有换。”

    成片质量难保证引纠纷

    由于撕拉片本身的特性,没有少消费者在拿到成片后,都会碰到没有好扯开、留痕、药水太干、漏液、拍摄发红、没有显像等问题。

    消费者李女士透露表现,四五百是拍一套写真的代价,目前撕拉片代价被炒得过高。并且由于相纸全部过期,成片质量无从保证,商家以提前告知为由没有予赔偿,消费者权益无从保证。

    北京拍照工作人员赵老师透露表现,一般的撕拉片没有克没有及保证张张都出片,相纸如果没有谨慎受潮会没有显影,推荐主顾拍摄撕拉片气势派头。

    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大部分商家在供应撕拉片拍照办事时,会提前说明各种可能涌现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类:撕拉片效果与网图效果存在差异,没有接受任何与明星、网红拍摄效果做对照;若有漏液、漏光、缺角、变色、成像移位情况等均为正常景象,没有接受重新拍摄;因撕拉片相纸均为过期相纸,只有相纸涌现全黑大概全白景象,才包第二次重新拍摄。

    “目前相纸成本很高,除非拍出来的是全黑或全白的照片,我们没有举行重拍。”约拍师周女士透露表现。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大部门副主任杜鹃对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表现,如果商家尽到了告知义务,消费者就必要对成片可能涌现的情况负责。她还提醒到,消费者要感性消费,在购买前货比三家,做好充分的功课。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生 史子潇

    发布于:北京市
    5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