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2 20:24:15
  • 阅读(1284)
  • 评论(4)
  • 5月20日,“开胸验肺第一人”张海超在个人视频号公布视频反映,近5年一直没收到作为公交司机的补贴款。

    这位曾经以开胸验肺的方式换来工伤赔偿款的尘肺病人,已开了11年公交车。他说自2020年至今,针对公交车的补贴一直没落实。

    张海超向记者供应了多少份红头文件,其中一份由河南省财政厅公布的《关于预拨2023年度农村客运补贴和乡村交通进展奖励资金付出预算的通知》中提到,预拨给新密市2022年乡村新能源公交车补贴为110万元,并要求各省辖市财政局加强资金管理,尽快拨付到位。

    新密市财政局一位工作职员对新京报记者透露表现,钱现在应该还在财政局账上,但该局没有负责分派资金,需要本地交通运输局提出资金请求。记者随后致电新密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职员示知会有公交公司回复。

    随后张海超所在公交公司一位负责人联系新京报记者,称张海超没有收到补贴的根本缘故原由是政策调整。2015年至2019年,补贴按标台(车辆换算单位)发放,2021年到2025年,补贴按照项目分派。按照这位负责人的理解,往常这部分补贴款是发给公交公司,“没有会发到个人手上。”但他也坦陈,政策调整后,该公司一直也没有收到补贴款,年年亏损。

    展开剩余 85 %

    记者发明,2024年公布的《河南省农村客运补贴和乡村交通进展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并未明白划定补贴款发到个人照样公司。现在双方各执一词。

    上述负责人称,张海超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后,有关部分已于5月20日闭会讨论研讨此事。

    张海超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张海超:补切近五年没下落,开公交难以为济

    今年44岁的张海超曾被媒体称之为“开胸验肺第一人”。2009年为判定本身患职业性尘肺病,张海超做了肺部活检,换来了120万元的工伤赔偿款。

    2014年,张海超用部分工伤赔偿款和银行存款,在河南省新密市买了一辆电动公交车,挂靠在新密市乡村公交公司运营至今。

    开公交车生意好时每天约有200元的支出。但经历了新冠疫情,特别是网约车、私家车、共享电动车日益参加,公交客流每况愈下。他所在的线路单程15公里,票价一元,生意最昏暗的时候一天支出没有到百元。

    张海超所面对的公交运营困境在全国多地较为普遍。据2015年三部委(财政部、产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布的《关于完善乡村公交车成品油代价津贴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推行应用的通知》,其中提到2015年-2019年津贴标准为,根据车型及车长,可获每车每年4万到8万元没有等的补贴。

    此后2022年,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公布《关于调整农村客运、出租车油价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各省级财政部分、交通运输部分要会同有关部分细化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区具体管理办法。

    为此,2023年,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红头文件《河南省农村客运补贴和乡村交通进展奖励资金政策实施方案》,说起2021年-2025年举行政策调整,发放乡村交通进展奖励资金,其中一部分用于支撑各地乡村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运营。

    2024年上述两部分推出了进一步的细化划定《河南省农村客运补贴和乡村交通进展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划定了具体较量争论方式和分派方式。

    张海超认为,这些补贴款是专项资金,为了保证公交车基本运营,财政部分根据公交车本钱,按照地区的经济状况,公交车的行驶里程和运营本钱,减去实际票价支出,亏损部分由上级财政部分补贴。2015年最先,他每年拿到6万摆布的补贴款。

    但是从2020年最先至今,补贴一直没下落,张海超仅收到针对免票人群给到司机的补贴每月1800元,这笔钱远没有能填补其运营亏损状况。尤其是疫情早期,除了司机,还配有一个安全员,但一天票价一共才卖几十元。

    张海超称,每年他个人需负担保险、电费、向公交公司缴纳管理费、车队劳务费、车辆维护等各项费用六万至七万余元。车票支出每年约六万元。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每天拿回家的钱只有120元,早已筋疲力尽,负债累累。

    张海超引见,这些年新密市乡村公交公司的公交车数量从2018年的192台锐减到往常的55台,大量公交车被卖到省外或做报废处置惩罚。往常有很多线路,市民无公交车可坐。

    张海超收到了信访受理短信,却没有收到新密市交通运输局的答复。受访者供图

    公交公司:补贴没有会发到个人手上,公司也未收到款项

    为相识决成绩,这两年张海超奔忙于信访办、交通局、财政局等多个部分。

    据张海超供应的质料表现,2024年底,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的一位负责人对其透露表现,没有管是挂靠车辆照样当局谋划车辆,补贴标准一视同仁,补贴款应给到实际运营车主。该负责人还致电新密市财政局,称补贴均已发放到新密,督促其在2025年春节前把补贴资金发放。对方回复称,款项落实需要交通局核算怎样分派,再经过财政局拨款,会和交通局再反映。

    新京报记者致电该负责人,他透露表现,省财政厅一般把补贴款给到市财政局,再由该部分来分派。

    新密市财政局的一位工作职员对记者透露表现,省财政厅拨付到市财政局的资金会存在账户上,需要市交通局提出资金请求,其中需说起分派方案,包含每年有多少车辆、车辆长度、运转时候等各项因素加在一路核算,请求经过后才能拨款。

    上文提到的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负责人分析,公交司机没有拿到补贴存在两种可能性,交通部分未提交请求、请求未经过,或者公交车司机没有符合请求前提。“我和新密市财政部分也说过,去和交通部分核实,如果没有符合补贴前提,要和人家解释清楚。”

    新京报记者致电新密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职员示知会有熟悉来龙去脉的公交公司回复。至于作为司机个人的张海超是不是符合补贴前提,2024年公布的《河南省农村客运补贴和乡村交通进展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中并未明白划定。

    《办法》提到,发放的是乡村交通进展奖励资金,按项目分派。奖励部分首要用于乡村公交和货运配送新能源汽车推行应用、电池替换、运营设施建设、运输企业节能减排技能改革、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但按项目分派的资金应该给到公司照样个人,《办法》没有明白指出。

    据张海超供应的资料表现,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负责人在给其解读政策的时候,提到省里没有明文划定给谁,下一级单位本身定,“能够全部用到补贴上,也能够全部用到建一些设施上。”

    为甚么2019年之前张海超能收到补贴呢?新密市乡村公交公司一位郑姓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2015年三部委出台的划定,从前的补贴是乡村公交车成品油代价津贴和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运营津贴专项资金,是按标台发放,但补贴标准有时候期限,是2015年-2019年。

    郑姓负责人认为2024年新规公布后,乡村交通进展奖励资金是给到公司,没有可能给到任何一位挂靠车长,公司运营车辆的司机也无法获得。他解释,按项目划定后,可能只有电池替换涉及到具体车主,其他都属于公司业务。

    即便如此,他称,所在公司也没有收到2021年到2023年的相关奖励资金。他于5月20日向省财政厅询问,得知2021年(187台公交车)、2022年(129台公交车)、2023年(85台公交车)三年的奖励资金有270多万元。

    张海超则有没有同理解,他认为,津贴只是换了名头,公交公司将近一半的车是挂靠,资金只补贴到公交公司,对挂靠车主没有公平。“拨款初衷是为了乡村公交一般运营下去。”他说。

    新京报记者 黄依琳

    编纂 陈晓舒

    校对 杨许丽

    公布于:北京市
    2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