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0 18:18:18
  • 阅读(4606)
  • 评论(33)
  • 本日(5月20日)国度卫健委召开旧事公布会。

    中疾控专家表示,近期部份国度和地区新冠疫情呈小幅上升趋势,而疾病临床严峻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记者查询近两年半本土变异株监测数据发现,新冠主导株已更替了近6轮。专家分析,目前看来新冠流行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更取决于病毒变异、人群免疫力的情况。

    部份地区新冠疫情小幅上升

    中国疾控中央研讨员安志杰介绍,近期部份国度和地区新冠疫情呈小幅上升趋势。

    中国疾控中央研讨员安志杰介绍新冠病毒最新监测情况。图源:国度卫健委

    据中疾控新冠病毒最新监测数据,2025年3月1日-3月31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6286例,个中重症病例131例、死亡病例7例(为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疫情呈波动上升趋势。第10周(3月3日-3月9日)至第13周(3月24日-3月30日),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小幅升高,分别为3.5%、4.3%、5.1%和6.3%。

    展开盈余 81 %

    到了4月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占比攀升至16.2%,在11种病原体中排名首位,住院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占比达6.3%,次于鼻病毒。

    中疾控评估,4月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分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分,部份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分疫情增幅趋缓。不外,急性呼吸道流行症疫情整体处于低水平。

    主导株屡次更替 催生新冠小顶峰到来

    记者检察了疾控部门对2023年至今新冠本土病例变异株的监测数据,发现两年半时间中,主导流行的变异株已发生了屡次更替。

    2023年上半年,BA.5.2与BF.7及其亚分支配合流行,到下半年,由XBB、EG.5及其亚分支“接力”。到2024年,JN.1及其亚分支渐渐庖代了EG.5的传播劣势,接着又被XDV及其亚分支盖过风头,后者的主导职位持续至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病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一样,处于不断的变异之中。感染得越早,当初的毒株和目前的流行毒株差异越大,体内抗体越供应不了珍爱。毒株一批一批地替换,加上群体免疫力跟着时间自然下降,造成新冠的几波小顶峰到来。

    此外,急性呼吸道流行症一般在冬春季流行,如流感病毒在冬春季明显活泼,然而新冠似乎已不太“在意”季节。

    “虽然都是呼吸道病毒,但这两三年观察下来,大部份时段新冠和流感‘错开’了,流感占有的时候,新冠好像老是绕开它,还经常在冬季出现流行顶峰,客岁是2月份、8月份有过上升,今年3月份最先上升,一直持续到5月。”李侗曾介绍,这可能意味着相比于气候变化,新冠流行更取决于毒株变异与人群免疫的情况。

    临床严峻性未见明显变化

    李侗曾告诉记者,这些流行毒株都属于奥密克戎框架内,但亲缘不一样,后来者庖代前者获得流行劣势,靠的是免疫逃逸能力,传染性不肯定更强,在致病力上也没有发现太多变化。

    “整体来说,这两三年新冠造成重症比例都很低。大部份人一周内可以自愈,免疫低下人群、老年人、基础病人有重症风险。症状也没有新的,仍旧以发烧、咽痛、咳嗽、肌肉酸痛常见,多数人会出现味嗅觉消退。”他说。

    此外,目前流行的XDV及其亚分支中,NB.1.8.1占到了七八成,其综合传播劣势明显,造成了不光是中国大陆地区,还有中国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等地区疫情上升,也可能在更多国度获得流行劣势。

    安志杰表示,新冠的临床严峻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建议大家采取相干步伐来预防呼吸道流行症。

    当前出国旅行的对照多,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及时、提早了解并注重目的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另外,长途旅行、长时间乘坐密闭的交通对象,如飞机、火车等,建议佩带口罩,特别是老年人要注重做好个人防护。

    在日常生存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注重手卫生,幸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人群,建议接种预防呼吸道流行症的相干疫苗。家人要及时存眷他们的康健状态,及时采取防护步伐,出现发烧、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及时就诊就医。

    末了,建议大家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苏息,养成康健生存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

    目前中国百日咳疫情平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流行症,首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各年事均可病发,没有接种疫苗的婴幼儿病发风险最高,年事越小,重症和死亡风险越高。

    安志杰在会上提醒,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因症状相对较轻容易被忽视,但是作为传染源,可能会将百日咳传染给身边的儿童。绝大部份的婴儿病例,在病发前每每在家庭成员中都有咳嗽的患者。是以,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出现咳嗽症状,特别是持续咳嗽的症状,都应尽早就诊,如确诊是百日咳,尽量幸免接触妊妇和婴儿。

    百日咳可通过疫苗预防,对预防重症和死亡具有较高的珍爱结果。接种一剂便可使死亡风险下降70%以上。2025年1月,中国实施了新的百日咳免疫程序,儿童在2、4、6、18月龄和6周岁各接种一剂百白破疫苗。

    目前,全国百日咳疫情平稳,报告病例数较客岁同期下降了80%以上。但是家长仍应鉴戒,适龄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此外,日常开窗通风,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也有助于预防百日咳。幼儿园和中小黉舍要做好日常的清洁通风,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旷课登记轨制,若先生出现咳嗽,特别是持续性咳嗽等症状,应密切存眷、尽早就医。

    专家解析儿童拒学问题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康健问题颇受社会存眷,一些孩子出现了进修差、进修难题甚至拒绝进修的状态,公布会上儿科专家对此举行回应。

    北京儿童病院主任医师吴迪回应新京报记者发问,提到家长应当耐烦谛听孩子的心声。图源:国度卫健委

    北京儿童病院主任医师吴迪回应新京报记者,儿童青少年进修难题,面前的原因起首有多是进修能力的问题,如存在阅读、书写、运算等方面的进修障碍,影响对于知识的汲取;其次多是进修方法的不当,没有掌握有效的进修策略,比如不会归结总结、不懂时间管理等等;或有感情问题,焦虑、烦闷等负面感情可能会影响、分散注重力,降低进修的动力;家庭的环境,家长过分施压,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进修状态。

    她说,当孩子产生不想上学的想法时,家长要分析原因,孩子有多是害怕失败,担心进修成绩欠好,被先生、被同砚、被家长批评,产生躲避的心理;也有可能存在社交的困扰,在黉舍与同砚、与先生的关系不太融洽,不愿意面对;或进修压力大,任务繁重,感触力不从心,渴望摆脱。

    家长应当耐烦沟通,营造轻松的空气,谛听孩子的心声,了解真实的想法。要寻求专业帮助,评估是不是存在进修障碍或者心理问题,要及时指导与支持。调解教诲方式,不要过分施压,多鼓励和确定,与孩子一路制定进修设计,找到得当的方法。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张牵 校对 李立军

    公布于:北京市
    1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