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9 18:40:30
  • 阅读(11207)
  • 评论(23)
  • 5月13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宣布2025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例。其中一典型案例与电动自行车违规解限速问题有关。

    2024年6月,广州市海珠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某单车行贩卖不符合国家尺度的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鉴于本案中当事人上述行为导致人员殒命的严重效果,依法将本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经查明,当事人处置电动自行车贩卖经营活动。当事人根据顾客请求对所经营的电动自行车进行限速解码,使其凌驾《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规定的25km/h的时速并进行贩卖,后消费者以52km/h的时速驾驶该车过程当中交通肇事致人殒命。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背了《中华群众共和国产质量量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并且造成人员殒命的严重效果,已涉嫌触犯《中华群众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和《最高群众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尺度的规定(一)》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广州市海珠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群众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将本案作为刑事案件 移送。

    电动自行车经过“解限速”后,不但大大增加了行驶安全风险,还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电动自行车车速过快将直接增大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骑行人做出相应避险动作的时间很短,且刹车距离也会相应变长,很容易与其他交通对象或行人发生碰撞,有时还会出现侧滑、摔倒等失控现象,造成严重效果。

    交警提醒

    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非法加装、改装、拼装,将增加车辆行驶隐患和自燃风险,严重危害公共道路交通安全。骑行人应骑行符合新国标规定并经过相关安全检测的电动自行车上路。

    来源 | 广州市场监视、广东交警

    发布于:北京市
    4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