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9 18:06:15
  • 阅读(4379)
  • 评论(30)
  •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北方首场低温过程已开启。今(5月19日)起至22日,

    进入焦点影响时段,西北、华北、黄淮多地或经历40℃低温天色。低温天色来袭,怎样科学防暑防晒?

    今明两天低温天色过程进入壮盛阶段

    据气象部门消息,今明两天(5月19至20日),我国首场大局限低温天色将达到壮盛,多地将现37℃到39℃的低温,河北、河南、陕西局地更是可能出现超过40℃的炽热天色。

    图片来自中央气象台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天(5月19日)11时,河南安阳领先出现超过40℃的站点。停止5月19日14时,已经有16个站最高气温突破40℃。

    睁开剩余 79 %

    图片来自中央气象台

    5月19日13时,泉源于2418个国度级气象观察站的数据显示,低温排行前十名里,河南、河北各占五席,其中河南林州以42.1℃排名第一。

    图片来自中央气象台

    气象专家透露表现,本次低温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强,局限较大;主要影响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5℃至37℃。尤其是5月19日至20日,低温天色局限扩大、强度增强,河南西部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能超过40摄氏度。低温过程预计持续到5月22日前后。

    与此同时,南方大局限降水仍会持续,其中来日诰日新一轮降水将无缝衔接,需提防降雨叠加带来的次生灾难风险,"大众请幸免前往地质灾难易发地带。

    图片来自中央气象台

    5月的北方为何这么热?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介绍,此次低温是大气环流与地形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大气环流上讲,华北南部至黄淮地区高空受偏偏西风影响、低层受暖湿气团控制,在晴空辐射助力下,近地面温度迅速上升。从地形看,气流翻越太行山后,在下沉过程中增温,进一步降低局地气温,因此河南及河北南部地区将出现较明显低温天色。

    5月出现持续性低温天色是否异常?低温是指日最高气温到35℃以上的天色现象,一连数天(3天以上)低温天色过程称之为低温热浪(也称为低温炎夏)。

    陈涛透露表现,从汗青监测数据来看,5月华北到黄淮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天色并非偶然的现象,汗青上经常发生。

    以2020年为例,《我国气象公报(2020)》显示,2020年5月1日至9日,我国中东部出现1961年以来最早低温过程。华北西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南、华南、东北地区东部及陕西东南部、内蒙古东南部等地极度最高气温普遍有35~38℃。

    低温天色怎样防暑防晒?

    天色炎热,大家应主动采取防护步伐,以防中暑。

    天色炎热,大家应主动采取防护步伐,以防中暑。

    1. 淘汰室外低温裸露。只管幸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若需外出活动,只管幸免低温时段外出。在阴凉处活动。只管幸免低温情况与太阳直射,宜在阴凉处活动。

    2. 准备防暑降温药品。将防暑降温药品妥善储存,身材不适时服用(以药品说明为准);若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长时间服用多种药物,应咨询大夫。

    3. 注意调治饮食。及时饮水,幸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少食多餐,饮食要清淡易消化。

    4. 存眷不适症状。外出随身照顾解暑药品,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等中暑预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移到阴凉处苏息,补充水份;若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5. 连结健康生活体式格局。充足的就寝可以使大脑和身材各系统都获得抓紧,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多喝水,但口渴后不宜痛饮,应得当补充些淡盐(糖)水。

    夏日紫外线的威力不容小觑,外出要格外注意防晒。

    夏日紫外线的威力不容小觑,外出要格外注意防晒。

    物理遮挡是基础:宽檐帽(帽檐≥10cm)配合防晒口罩,能阻挡60%的紫外线直射。防晒衣挑选UPF50+专业级产品,其特殊织法能无效反射紫外线。专业级的防晒衣采纳“原纱型”防晒技术,经50次洗涤后UPF值仍>40,得当长时间户外活动。

    化学防护要科学:化学防晒要遵守“20-2-2”原则,即提前20分钟涂抹,每2小时补涂,每次用量约2mg/cm²。对于敏感肌人群,引荐物理防晒霜,幸免化学防晒剂可能引发的打仗性皮炎。

    低温暴晒下,一些车内放置的物品,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变成“危险品”。

    低温暴晒下,一些车内放置的物品,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变成“危险品”。

    1.打火机、防晒喷雾、碳酸饮料等带压力物品,受热易膨胀;

    2. 花露水、酒精等,挥发会产生易燃气体;

    3. 老花镜、瓶装水等有凸面镜效果的物品,聚光发热易引燃车内可燃物;

    4. 充电宝、手机等电子产品,低温下电池易发生鼓包,有爆炸危险。

    整合自中央气象台、国度气象中央、健康北京微信

    发布于:北京市
    3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