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2 14:17:13
  • 阅读(11920)
  • 评论(15)
  • “杭州潮成如许了吗?绿化带里蘑菇猖獗冒头。”

    这两天,有好几位网友用户给潮新闻记者帮报料,说看到绿化带长蘑菇了。

    5月21日,“遥妈”路过杭州星洲街偶然看到路边绿化带一棵树下许多多少白色小蘑菇:“震动了,白色小蘑菇,密密层层,如葡萄串一般,并且是从绿色海绵网隔里钻出来的,看得我密集可骇症都犯了。”

    星洲街绿化带内如小葡萄串般的蘑菇。遥妈 摄

    星洲街绿化带内如小葡萄串般的蘑菇。遥妈 摄

    睁开盈余 86 %

    应姑娘则是发来了社交平台上一则热帖:“有网友在萧山拍到的,也是在一棵树下。”

    记者找到了网友的原帖。

    停止5月22日上午8点,帖子已有近3000的点赞和超700多条批评。

    批评区有更多网友晒出了自己拍到的绿化带里的蘑菇,也有网友吐槽这两天的杭州又闷又潮,“别说绿化带了,我都快长蘑菇了”。

    绿化带内易有小鬼伞“现身”

    “纯洁”蘑菇也大概是“蘑界杀手”

    5月22日上午,根据批评区的线索,记者在萧山飞虹路地铁站邻近一处工地旁,找到了网友拍摄的生长蘑菇的绿化行道树。

    与网上发布的情形略有分歧,树底的蘑菇已经七零八落散落一圈,疑似有采摘翻动的痕迹。

    记者 邹宸 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琪告诉记者,炎天至晚秋这一时段,恰是蘑菇季。近来杭州下过几场雨,温湿度前提很相宜菌类生长,因此在绿化带看到成片的蘑菇实在并不奇怪。

    夏日雨后,或是雪白修长,或是小巧心爱,这些表面看起来“纯洁”的蘑菇,却大概遮蔽着有毒的“心”。

    “不要随意采摘或食用路边的野蘑菇。”依据图片初步判断,赵琪认为网友和记者拍的伞盖般的白蘑菇是大青褶伞,有剧毒。大青褶伞有“蘑界杀手”的诨号;而另一张图中“摇妈”拍的细密如葡萄串的蘑菇,则大概是小鬼伞,同样为非食用菌。

    大青褶伞。 受访者供图

    大青褶伞是浙江对照常见的毒蘑菇。从体型上看,成熟的大青褶伞中等巨细至大型,菌盖被褐色鳞片,菌褶成熟后铅绿色,菌柄上部具一类似戒指的菌环。每一年6-10月,大规模涌现。

    “日常平凡在草坪、菜地、锯末堆,乃至渣滓堆旁,都常常能看到这个‘蘑界杀手’的身影。”赵琪说,误食大青褶伞中毒变乱之所以对照多发,一方面是因为它分布较广;另一方面,成熟的大青褶伞和另一种食用菌“大环柄菇”长相对照相近,简单发生误食的情况。大青褶伞含有胃肠炎型毒素,可以或许形成严峻的胃肠道中毒反应,包括频繁地上吐下泻,每每在食用几小时内就最先涌现显着症状。

    而小鬼伞则多喜欢生长于枯枝落叶、腐木。绿化带内若是铺洒了木屑,碰上高温高湿的天色,就简单有小鬼伞“现身”。

    赵琪告诉记者,一般乡村草地上最多见的蘑菇便是鬼伞类。“工人们日常平凡剪过的草在地上堆一阵子,太阳一晒就加热了,再干冷情况下捂一捂腐败后,就是菌丝生长的理想基质。”

    从“果菌王”到“盘菌王”

    如何更好享受菌子的美味

    蘑菇长在“新颖”的地方,不是第一次。

    本年3月,有绍兴市民给潮新闻报料,清洗木制托盘时,发明托盘边沿四个面上竟然长出一圈蘑菇,体型较大的有三四株,最大的和一元硬币差不多。较小的有十几株,细细密密,色彩以白色和浅灰为主。

    “盘菌王”受访者供图

    “盘菌王”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退化课题组研究人员许容聚博士判断,“托盘蘑菇”大几率还是白参。相比此前火遍全网的德清邓女士家的“果菌王”,个头较小。

    许博士表示,白参属于木腐生菌,像腐木、公园木扶手、木地板等地位,都是它喜欢生长的地方。

    专家推测,是白参孢子掉在托盘边沿上,而茶托盘经常有水,再加上当时气温降低,温湿度前提都异常适合其生长。

    在这个出门“满世界”遇菇的季候,我们该如何识别它们有没有毒性?

    大多半野生菌仅凭肉眼或简单的鉴别方式,很难判袂有没有毒性。

    “一朵蘑菇‘撂翻’一堆人”并不是一句打趣话。喜食菌类的人还是建议食用野生种植的蘑菇为宜,或到具有野生菌经营、加人为质的餐厅食用野生菌。

    “吃菇之前,建议留点样品,或者拍摄菇的视频、照片,万一涌现中毒情况时,能让大夫及时对症下药,节省救治时间。”赵琪说,对于把握禁绝的蘑菇,可征询专业的科普人士,肯定不要食用或出售给其他人食用。

    又热又闷比如身处蒸笼

    这是要提早入梅?

    近来浙江阵雨雷雨频繁,大家感觉闷热如身处蒸笼。

    许多人调侃家里除湿机都干冒烟了。

    这是梅雨季提早了?

    杭州终年在6月13日入梅,梅雨期持续一个月左右。

    眼下这天色,感觉像是梅雨天,但并不料味着梅雨真正来了。

    会不会入梅,甚么时间入梅,必要肯定的天色形势前提决意。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地位,也就是景象形象专业上说的“副高脊线”必要到达肯定的经度和纬度,否则无法运送暖湿气流到江淮和江南地区。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稳定性也相当紧张,梅雨期通常会有3周左右的时间,必要副热带高压较为稳定地维持一段时间。

    虽说目前还不是真实的梅雨,感觉上却是妥妥的“梅雨季预演”。

    “近期江淮气旋活跃,近一周来已有几次大的降水过程,所以泥土和氛围中的水汽含量很大。”

    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告诉记者,杭州的炎天若是湿度偏偏大,人体感觉闷热;而冬季若是湿度偏偏大,人体感觉湿冷,这些实在都是湿度在无形中“助攻”。

    若是到了真实的梅雨天,因为降水持续时间更长,湿度会更大,那才是一年中难熬的潮湿闷热的日子。

    湿度对于舒过度的影响很大。同样的温度,湿度分歧,体感上就会 “冰火两重天”。

    杭州昨天和本日预报平均相对湿度80%。低气压与高湿度联手,闷热感会挥之不去。而若是相对湿度降至50-60%就会很凉爽。

    今世界昼最先,杭州新一轮显着降雨过程又将来袭。此次降雨主要会合在明天夜里到后天,部分地区雨量可达中到大雨,部分乃至有暴雨,建议大家只管减少外出。

    周六,也就是5月24日起,天色迎来大反转,不仅天空放晴,气温也变得宜人。

    更紧张的是,氛围湿度相比近期会大幅下落,除午后轻微有些热,别的时段都凉爽满意,堪称初夏时节最舒适的模样。

    发布于:北京市
    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