欙鳇茽餐新闻网
5月21日,长沙市芙蓉区红园西路的“曹氏名剪·萍”理发店内,店主曹小萍凝视着墙上那张熟悉的照片——袁老坐正在理发椅上,面带微笑,头发整洁利落。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死四周年的日子,她提早采办了祭拜的鲜花。
“袁院士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店还正在,照片也一直挂着,仿佛他从未脱离。”曹小萍说。
袁老生前正在曹小萍店中剪发。受访者供图
理发18年,从普通顾客到“家人般的牵挂”
2003年9月,曹小萍正在湖南省农科院邻近开了一家不敷十平方米的理发店。停业不久,袁隆平初次光顾,自此成为她的流动顾客。袁老对发型要求简单:板寸头,鬓角平滑,不喜棱角。
“袁老每次进店前都会亲切地叫我‘小曹’,偶然店内忙碌,他便安静期待,毫无架子。”曹小萍引见,2004年,因店面偏偏僻、客流量少,她一度考虑搬迁。袁老笑着挽留,“你走了,我剪头发怎样办嘞?”一句话让曹小萍取消了念头。
袁隆平不仅为她的店铺题写店名,还亲自设计招牌,并屡次题字。
起初,曹小萍坚持不收理发费,袁老悄悄将钱留正在店内,乃至“施压”道,“不收钱就不来了。”回忆起往事,曹小萍说,“袁老说这是对我的尊重。”
2018岁尾,88岁的袁隆平正在海南三亚因病住院,因头发渐长念道“小曹怎样不来”。曹小萍得知后连夜飞往海南,等待半月直至袁老康复,为他理了最后一次发。
“店还正在,照片还正在,袁老一直都正在”
袁老死后,理发店依旧天天营业,墙上挂着袁老题字的照片和两人合影。
曹小萍的理发店里,依旧挂着她为袁老理发的照片。田甜 摄
曹小萍说:“每次抬头看到照片,就想起他坐正在椅子上聊家常的样子。”往常,她依旧爱向顾客讲述袁老的故事,述说老人的低调、谦和与重情。
公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