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07:44:35
  • 阅读(451)
  • 评论(52)
  • 天下茶叶看中国,而在中国茶叶产量最大的云南省茶叶历史幅员上,西双版纳声名显赫。

    作为北纬21°上的绿洲,西双版纳是中国寒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有着“地球绿肺”的称号,孕育出独特而浓厚的寒带风情和傣族文化,也造就了集天下茶树原产地、普洱茶发祥地、茶马古道源头于一身的茶叶之都。

    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之一的巴达古茶山掩映在晨雾中。 陈燕 摄

    一片片茶叶,一杯杯普洱茶,沉淀的不但是醇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西双版纳一二三家当竞相绽放的“一叶开百花”,铸就一个500亿级的大家当,成为增长民生福祉、带动经济增长、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就在5月19日发布的《2025胡润中国茶业百强县》榜单上,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排名第二位,仅次于“中国乌龙茶之乡”福建省安溪县。

    当前,西双版纳州以家当化、范围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方向,做好茶文化、茶家当、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进茶家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擦亮西双版纳普洱茶“金字招牌”,助力西双版纳州冲刺GDP千亿大关。

    展开剩余 92 %

    01.得天独厚茶家当

    500亿级茶家当,是如何炼成的?

    百亿级、千亿级家当,是衡量一地家当合作力的重要指标。放眼中西部各大地级行政区,将汽车、电子等成熟制造业做成千亿级的不在少数,但能将与天然生态息息相关的绿色家当打形成500亿级的,可谓凤毛麟角。

    西双版纳州就是佼佼者。公开信息表现,云南是中国茶叶第一大省,种植面积、产量、无机茶园面积均居全国首位,茶全家当链产值超过1500亿元,个中西双版纳州占了500亿元左右,约占云南全省的三分之一,堪称名不虚传的云茶重镇。

    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之一的攸乐古茶山如同仙境。 薛云 摄

    5月19日,《2025胡润中国茶业百强县》发布,福建安溪、云南勐海、湖南安化、福建福鼎和广西横州位列前五名,个中勐海即隶属于西双版纳州。在这个榜单上,云南省上榜14个县域,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湖北省13个、福建省11个。胡润团体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说:“去年中国茶叶产量超过370万吨,占环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同时,茶家当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新的增长极。”

    任何一座乡村,支柱家当的诞生与成长壮大,都不是一日之功,既得益于资源天赋、地理区位构成的后天劣势,也依靠前瞻性规划和政策布局带来的后天支撑,更离不开一二三家当融合构建的全家当链合作力。

    早在汉代,西双版纳就已有种茶吃茶品茗的纪录,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自唐宋以来,茶马古道的兴起,将普洱茶从云南高原送往天下各地。及至清代,勐腊的茶山更因生产朝廷贡茶而声名大噪,西双版纳的众多古茶山自此成了正宗普洱茶的代名词。

    勐海县一家茶厂用传统技艺生产普洱茶。 视觉中国 图

    时至今日,西双版纳如故是我国古茶树、古茶山最多的区域之一,坐拥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小勐宋、南糯、贺开、勐宋、布朗山、巴达十二古茶山。

    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天下上种质资源最多的茶树基因库,沉淀千年的茶文化底蕴,让西双版纳的茶家当从一最先就站在高出发点之上。

    胡润团体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引见,云南省勐海县能排名《2025胡润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二位,就与外地得天独厚的古茶树资源有关,是生产高品质普洱茶的优质原料,大益茶就是以勐海县为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茶叶购销政策、流畅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我国茶家当迎来飞速发展期。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就将茶作为富民、富县的特点支柱家当予以打造,比年来进一步将云茶家当进级为高原特点古代农业重点家当,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一起迈进。

    作为普洱茶焦点产区的西双版纳,更将茶家当作为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比年来,面临茶文化、茶家当、茶科技融合进级的大趋向,西双版纳以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绿色和无机茶园建设等八大工程打造“西双版纳普洱茶”品牌,茶家当跃升为500亿级大家当。

    西双版纳古茶树众多,采茶是爬到树上采,这和国内其他很多地方不同,图为茶农在巴达古茶山采茶。 李芳 摄

    若是茶家当停留于传统农业,茶叶种植虽然能随着农业技能前进而提拔,但面积再大、产量再高、价格劣势再大,单一家当能制造的产值也是有限的。不过,茶家当以生态为基、以文化为魂,市场遍及环球,受众极为广泛,天然就有高出一二三家当的潜力,具有极强的家当链延伸潜力。

    比年来,西双版纳持续推进普洱茶产地标记化、种类标准化、企业品牌化、产品绿色化、消费便捷化,以一二三家当融合为方向,推动茶家当“一连赓续”,打通从茶叶种植、精深加工、茶文旅融合为一体的全家当链体系,做大品牌著名度,做强家当综合能级,做大家当及龙头企业矩阵。

    能够说,家当化、范围化提拔了茶家当的合作力,标准化、品牌化则做大了普洱茶的著名度。借助绿色引领、品牌赋能、创新驱动、文化铸魂带来的乘数效应,西双版纳得以向着茶家当链“笑容曲线”两端赓续延伸,将茶家当从一个不足百亿级的传统家当打形成为500亿级的富民强州的支柱家当。

    星空下的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之一的贺开古茶山。 刀俊云 摄

    过去40多年来,西双版纳既做大了茶叶产量,也做强了家当合作力,在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公开数据表现,1978年到2024年,西双版纳茶叶产量从2500多吨一起攀升到超7万吨,精制茶产量从1378吨增加到2万多吨,综合产值从不足1亿元跃升到500亿元左右,构成一个惠及40多万茶农、600多家加工企业的富民强州的大家当。

    本年是西双版纳普洱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凭据规划,2025年西双版纳普洱茶全家当链综合产值将冲破500亿元,这一目标越来越近了。

    02.茶文旅融合履历

    茶文旅融合,西双版纳做对了什么?

    与普洱茶一样,文旅异样是西双版纳颇负盛名的乡村名片。在刚过去不久的2024年,西双版纳吸引环球7000多万人次打卡,旅游总花费超过1000亿元,“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种‘象’往的幸运”的品牌深切人心。

    西双版纳茶农在晒茶。 视觉中国 图

    西双版纳文旅家当持续壮大的背后,得益于老牌网红乡村将“泼天的流量”持续转化为“旅游留量和经济增量”,也离不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抢抓文旅融合的时代机遇所开释的乘数效应,茶文旅融合正是西双版纳做大文旅家当和茶家当的共同抓手。

    早在2016年,农业部出台《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家当的看法》中提出:“发展新型业态,指导茶家当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教育、养生养老深度融合”。2021年,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茶家当健康发展的指导看法》强调,推动茶家当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家当渗出融合,培育新家当新业态新模式。

    面临茶文旅融合的时代局势,集茶家当、文旅家当双重劣势为一体的西双版纳州,走在探索的最前列。

    比年来,西双版纳将文旅融合提拔工程作为助推普洱茶高质量发展的“八大工程”之一,提出打造一批特点茶文旅康养融合示范项目,开发茶山旅游资源,打造名茶山名茶寨普洱茶主题乡村旅游,建立普洱茶名茶山名茶寨村史馆,推出非遗、茶旅线路等。

    西双版纳茶农在十二古茶山之一的攸乐古茶山采茶。 刘梅 摄

    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大渡岗万亩茶园为例,据西双版纳发布引见,这里有范围为65246亩的天下最大集中连片的万亩茶园,海拔1300—1460米,冬暖夏凉,四序如春,山山相连,路路相通,片片相接,四周为原始丛林环抱,构成云、山、雾、茶、路、村为一体的茶园奇观,大渡岗乡是以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乡,荣获“中国美丽茶园”等称号。2021年,大渡岗乡茶家当综合产值6.19亿元,茶家当收入占村民家庭总收入的84%。

    每一个初到西双版纳的人,既为生态的高颜值而流连忘返,也为雄厚多彩的民族文化所赞叹,更加“越陈越香”的普洱茶文化所陶醉。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与绿色生态无缝融合,让西双版纳的茶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与一样平常旅游乡村比拟,且不说西双版纳的古茶树、古茶山本来就是极为稀缺的旅游元素,普洱茶的浓厚香气、茶马古道的历史底蕴、人与天然的和谐共生,更加旅游增添文化厚度和体验深度。

    日前,西双版纳召开十二古茶山乡村休闲度假游线路产品推介会,以古茶山风景为底,以普洱茶文化为核,以休闲度假游为主,突出沉浸式茶文化体验,将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村落用旅游线路串连起来,推动古茶山一二三家当融合发展。

    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之一的易武古茶山将品茶融入旅游体验。 刘梅 摄

    与其他产茶大市比拟,西双版纳是多民族融合之地,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与普洱茶相结合,构成各具特点的种茶、制茶、吃茶、祭茶、护茶的文化。浓浓的地域和民族特点,恰是茶文旅融合的合作力所在。

    比年来持续出圈的易武斗茶大会,就是将茶文化与地方民俗、民族特点彼此融合的产品。外地通过“采茶大赛”“制茶大赛”“斗茶评比”以及“茶文化墟市”“云南民歌茶歌会”,通过论茶、品茶、祭茶、斗茶、寻茶,周全展现贡茶之乡的底蕴,推动普洱茶持续出圈。

    茶文旅融合,既为一二三家当的深度融合制造了更大空间,也拓宽和延伸茶家当、文旅家当的边境,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西双版纳以打造新古六大茶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冲破口,加快布局实行一批“茶旅”“农旅”“林旅”“康旅”深度融合精品文旅项目,大力发展丛林探险、生态旅游、跨境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

    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是文旅发展的一张名片。 视觉中国 图

    茶以草木之微,承载着文明和文化的磅礴之力,拜托着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更成为兴农富农、强县强州的重要家当载体。西双版纳在抓住茶资源“后天劣势”的同时,更注重茶文旅融合的“后天发力”,全方位唱响普洱茶品牌。

    03.西部边疆发展样本

    西双版纳,离千亿GDP市州有多远?

    茶家当、文旅家当齐头并进,正是西双版纳经济实力、家当合作力与日俱增的缩影。过去5年来,西双版纳州一连跨越4个百亿级台阶,GDP总量从500多亿元跃升到900多亿元,离千亿GDP市州只有一步之遥。

    千亿GDP与内地乡村比拟并不算多,但若是放在西部边疆的背景下,再考虑到西双版纳州仅辖一市二县、常住人口仅130多万,这个数字又显得极为不容易。

    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西双版纳文旅康养、普洱茶、天然橡胶等劣势家当的发达发展,也与傣医药、低空经济等新兴家当的崛起成势不无干系,异样受益于中老铁路贯通、口岸经济扩容带动的开放盈余。

    西双版纳景洪市市区有着古代化的城建。 视觉中国 图

    说起西双版纳,最为人所熟知的,除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外,还有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中国最美绿色休闲旅游名城等名号。每一个响当当的标签背后,都是潜力巨大、合作力一流的家当。

    现在,西双版纳已构成以文旅康养、天然橡胶、普洱茶、口岸经济、生物医药(傣医药)、寒带水果(坚果)、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七大重点家当,到2025年全家当链产值(收支口货值、旅游业总花费)无望冲破3000亿元。

    传统家当“迭代进级”、新兴家当“祖先一步”、未来家当“抢滩登陆”。与东部区域比拟,西双版纳劣势和短板都绝对突出,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天然不能贪大责备,随机应变,发挥比较劣势就成了关键。

    茶农在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之一的南糯山古茶山采茶。 黄胜三 摄

    对此,西双版纳充分利用本身的民族特点劣势和资源劣势,结合省市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将新兴家当落脚在傣医药家当,并将未来家当重点布局于生物科技、绿色动力、低空经济等发展方向。

    西双版纳家当合作力提拔的背后,离不开区位劣势重塑带来的助力。比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干系日益密切,中老铁路开通,泛亚铁路建议逐步落地,西双版纳从传统的交通末梢,一跃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和交通枢纽。

    被誉为“超级工程”的泛亚铁路,中线正是从西双版纳穿越国境,经老挝连接泰国,一起直抵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将我国高铁网与东南亚铁路网串连起来。借助这条超级网络,西双版纳对内连通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乡村群,对外辐射老挝、泰国、柬埔寨等7个“一带一起”沿线国家,通道劣势极为明显。

    西双版纳大力发展茶家当,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图为十二古茶山之一的倚邦古茶山和山中乡村。 汤宇晖 摄

    事实上,西双版纳不但是有跨境铁路,还坐拥景洪港、嘎洒国际机场、打洛口岸、磨憨口岸、关累港、勐满公路口岸等七大国家级对外口岸,成为全国独一具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民族自治州,也是东北区域最大的开放洼地之一。

    正因为交通区位独特、生态情况一流、计谋职位突出,西双版纳被给予建设“民族勾结前进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天下旅游名城和古代化口岸乡村”的发展目标,担起共建沿边城镇带和表里联动、双向开放的重任。

    向上主动响应国家计谋安排,对内纵深推进家当转型进级,对外周全增强内引外联开放效能,同时将生态劣势转化为家当劣势、将区位劣势转化为开放劣势、将政策劣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西双版纳州正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跨越之路,为中西部边疆区域探索发展履历。

    海报计划 郑达咖

    海报计划 郑达咖

    海报计划 郑达咖

    发布于:上海市
    3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