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9 21:15:40
  • 阅读(1435)
  • 评论(42)
  • 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GDP总量历史性突破8万亿元大关,达到8.04万亿元,占天下总比重超四分之一。安徽以6.2%的同比增幅位居首位,沪、苏、浙离别为5.1%、5.9%、6.0%。

    正在以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驱动下,长三角三省一市依托产业链深度分工,一季度经济协同劣势凸显。上海人工智能制作业增进13.2%、浙江笔记本较量争论机产量激增70.2%、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添加值增进49.1%;上海、杭州、宁波工业机器人离别增进18.6%、62.7%、63.2%。

    本年一季度,正在环球经济环境不肯定性增强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经济进展呈现哪些特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一季度长三角地区经济数据,透视其持续以创新驱动的进展暗码。

    本年一季度安徽GDP6.2%增速领跑长三角

    沪苏皖高技术制作业增速均超10%

    展开剩余 87 %

    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保持稳定增进,江苏、浙江、上海、安徽GDP离别达33088.6亿元、22300亿元、12735.1亿元和12265亿元,同比增速离别为5.9%、6.0%、5.1%和6.2%。

    江苏与天下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经济总量差距收窄至436.91亿元,追赶势头显着。安徽则以6.2%的GDP增速领跑长三角地区,创近三年同期最佳表现。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新兴增进极,安徽的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后动员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长三角地区一季度经济数据表现了地区经济“传统与新兴共融、地区竞合深化”的鲜明特点。新兴产业与传统劣势产业协同发力,地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正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两大标志性产业拉动下,三省一市呈现出差异化的增进途径,苏浙皖三省第二产业增速均高于4.5%的天下增速。

    安徽以7.0%的第二产业增速领跑,新能源汽车产业添加值激增49.1%,动员装备制作业迸发;江苏、浙江依托数字经济与高端装备制作双轮驱动,规上工业增速均超8%。上海市的第三产业为其劣势产业,其添加值占比为80.8%,其中金融、信息办事业孝敬首要增量,占比第三产业添加值超35%,巩固其现代办事业劣势。同时,上海持续发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回升至3.7%。

    以三大先导产业为重点方向,上海的人工智能制作业以13.2%的增速成为最大亮点。正在张江“模力社区”等创新载体推动下,工业机器人产量增进18.6%。电子信息产品制作业投资增进37.6%,动员集成电路制作业同比增速达8.9%。

    安徽工业增进呈现“双轮驱动”特征,装备制作和电子信息产业同步发力。汽车制作业31.7%的增速动员全省装备制作业增进18.4%;电子行业21.1%的增速受益于新型显示产业突破;工业机器人产量迸发式增进1.1倍。

    江苏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制作业增进12%。其中,常州形成了链条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领先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量增进51.3%。

    浙江以数字经济重塑制作劣势,动员关键产品产量大幅提升。笔记本较量争论机产量同比增进70.2%,创历史新高;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进54.1%。

    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层面的地区协同效应持续增进,产业联动走深走实。随着G60科创走廊二期项目启动,长三角地区正通过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共建智能工厂等方式,使得地区产业结构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跃升”。

    长三角内外需双轮驱动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出口表现突出

    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外贸呈现“总量趋稳、结构优化、动能分化”的特征,三省一市进出口总额合计38701.7亿元,占天下比重达37.6%。正在消费政策频出与国补政策推动下,地区外贸保持韧性,民营企业孝敬持续提升。

    安徽出口增速居地区首位,新能源汽车成为增进主引擎。安徽出口额同比增进17.3%,汽车制作业孝敬显著,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激增83%,显著拉动全省出口额增进至1478.3亿元。

    浙江凭借民营经济活气,出口结构持续向高端化迈进。进出口、出口增速离别达7.3%和11.1%,笔记本较量争论机、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幅超50%,数字经济与先进制作深度融合效果显现。

    江苏保持外贸规模领先,高端制作比重不断上升。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六成,集成电路、船舶等高端制作业出口增速达14.8%和57.7%,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上海作为内向型经济枢纽,出口逆势增进12.6%,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产值增进13.2%和8.9%。

    得益于长三角地区外贸结构持续升级,民营企业和“新三样”产品对长三角地区外贸孝敬显著。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起”国家出口占比提升至34.9%,民营企业孝敬率超35%,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质临盆力产品出口表现突出。

    绿色消费正正在长三角地区加快突起,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各地消费动能持续释放,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成为拉动重点。分省分看,安徽以5.8%的社零增速领跑;江苏绿色消费政策效应显现;浙江智能终端批发迸发式增进;上海结构性亮点突出。

    安徽不仅正在消费方面增速领先,智能与绿色产品批发也强劲增进。新能源汽车批发额激增48.2%,较量争论机及配套产品、通信器材类离别增进66.8%和70.4%。江苏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激活家电消费,高能效产品成亮点,家电类批发额增进25%,新能源汽车批发额增进29.2%,绿色消费成为新动能。

    浙江智能终端产品批发表现突出,通信器材类产品批发额以113.7%的增幅冠绝长三角地区。上海整体消费小幅下滑,社零总额同比下降1.1%,但高端家电贩卖额逆势增进74.3%,较量争论机类商品贩卖额实现90.6%的迸发式增进。

    消费政策麋集落地 长三角地区绿色消费加快突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围绕消费提振与产业升级麋集出台政策,重点聚焦绿色消费、文旅融合、智能制作等方向,政策协同效应正加快显现。

    江苏率先行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文旅与夜间经济场景不断扩大。本年1月公布以旧换新扩围政策,二季度将加码4亿元消费券及数字人民币红包,重点支撑装备制作业和文旅融合新场景,并新增30个夜间经济IP流动。

    浙江推动促消费专项行动落地,智能制作与促销流动同步推进。3月出台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放超5亿元消费券,推动500场促销流动,并探索“人工智能+消费”模式,推动笔记本较量争论机产量同比激增70.2%。

    上海聚焦消费场景与先导产业双轮驱动,政策覆盖人、货、场多维度。4月21日通过《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汽车置换补助局限扩大至外牌车,举办“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同时发力三大先导产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总产值同比增进7.2%。

    安徽推出七大行动计划,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强化客源引流。4月24日推出《安徽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聚焦“外来客源引留”吸收长三角地区客群,叠加汽车“以旧换新” 形成联动效应。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长三角地区消费市场有望正在绿色消费、数字消费及跨地区客源联动中实现加快回暖,助力地区经济稳步进展与结构优化。

    公布于:北京市
    1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