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6 11:03:15
  • 阅读(6499)
  • 评论(8)
  • 新华社记者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残疾人是社会人人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气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气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道为焦点的党中央对残疾品德外关心、分外关注,残疾人社会保证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美满,残疾人事业周全发达发展。

    我国8500万残疾人正洗浴春风,以梦想为伴、与期间同行,用顽强奋斗把一个个美好梦想酿成现实,在逆境向前中绽放光彩,以现实举措活泼诠释自暴自弃的伟大民族精力和期间精力。

    权益保证踏实落地

    今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法修正草案审议现场。

    “身体残疾或者其他举措不便的代表实行代表职务时,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必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照顾。”在特制的盲文版草案上摸读到这条新增划定,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瞽者按摩学会会长王永澄心中敞亮。“这42个字我反复品读,它将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转化为执法确定的保证,我要记下这个时候。”

    展开剩余 84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运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专心致志为群众服务主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请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美满残疾人社会保证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增进残疾人事业周全发展。

    近年来,残疾人权益保证遭到全社会遍及关注——

    轮椅出行,上下车有渡板;照顾导盲犬,进站乘车更方便;高速公路服务区,加设无障碍平台和洗手间;考取驾照上路,残疾人专用车辆得到平安羁系……残障朋友明显感遭到,这些年出门做事旅游更方便、更平安。

    在残疾人“出行自在”的面前,是无数人的积极:无障碍环境扶植内容归入百姓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多年写入当局工作报告,无障碍环境建想法公布实行;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民航、铁路、旅游、修建与市政工程等领域相干范例文本中,对无障碍环境的扶植、经管和服务作出具体划定。

    停止2024年底,2748.9万残疾人参加城乡住民基础养老保险,1246.1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60岁以下参保的残疾人中,703.8万重度残疾人和277.2万非重度残疾人得到参保缴费资助。

    残疾人特殊保护走进法治生活:执法援助法、学前教育法、突发变乱应对法等38部执法法例在制定、修订过程当中增加了关于残疾人特殊保护的划定,各地制定、修改关于残疾人的专门法例规章61件、范例性文件907件;多省区市残联348家调解组织入驻法院调解平台……一条一款,牵动社会各界、彰显社会温度。

    尊重残疾人意愿、保证残疾人权利的理念,正日趋深切民气。

    主动书写精彩人生

    4月21日,西班牙马德里。

    “不要让任何人给你设限,乃至是你自己,去追逐梦想吧!”

    语言的中国女人蒋裕燕今年20岁,是2025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好残疾人运动员奖得主,也是获此奖项的中国第一人。幼时因车祸失去右臂右腿,蒋裕燕在亲人和锻练支持下重拾生活自信、训练游泳,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斩获7枚金牌。

    因为体育,许多残障朋友得以具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近年来,残疾人病愈健身体育、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残疾人健身树模点累计扶植1.1万个,培养、发展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2.5万名,为下层残疾人供应精准病愈健身服务;持续多年的全国特奥日、残疾人健身周、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动员全国千万残友拥抱运动;我国一连六届夏残奥会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96人的参赛范围已是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的9.6倍。

    生活是广阔的赛场,人人能够成为豪杰。

    2024年4月,当地6至21岁残疾先生的百余幅画作在西藏美术馆展出。他们中有的想成为画家,有的想成为短跑运动员。这些许下希望的高原孩子们,目前在西藏各地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平凡学校随班就读。

    放眼全国,残疾青少年儿童正通过教育,获得未来社会参与的本领和自信。2024年底,有1.25万人在特殊教育平凡高中(部、班)就读;2.69万人在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就读;3.08万人担当高等教育,个中1711人、239人正攻读硕士、博士研讨生。

    “懂技能、有支出,我们的生活和平凡人差别不大。”在内蒙古牧勒社会工作服务中央,患有矮小症、今年23岁的姚静已处置非遗文创手工制作多年,对掐丝搪瓷、剪纸、宋锦等项目得心应手。

    姚静所在的社工服务中央克日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工坊”。作为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美丽工坊”已动员超1.24万残障女性天真居家就业、3359人机构就业,2024年人均增收1.58万元,全国现有125家。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4万,仅已往一年就新增51.2万人,还有46.4万人担当实名培训。

    “我们立刻有一场宋锦文创制作培训,希望本地残疾姐妹都来。在这里,你肯定能够找到工作和兴趣。”姚静小小的身体中,有巨大的热忱和气力。

    共享期间发展成果

    5月8日,京津冀三地的残障人士受邀走进故宫博物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明之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手语西席荆小笛在讲授员身边立即翻译,听障游客和她互打手语,交流不断。

    “只要手速够快,国家通用手语能够做到与白话间没有信息量减损,数据细节、历史故事都能精确翻译。”荆小笛说。

    在故宫文创融合馆,中轴线沙盘、琉璃脊兽、斗拱模子可触摸,钟、磬、琴等乐器可奏响,御用香料和御花园香氛可闻嗅,所有展品配有盲文浮点说明牌。

    “我能和健全人一样相识故宫文明了。”51岁的李俊涛来自河北廊坊,2岁半因病失聪,他用手语表示,从前和家人来过故宫五六次,只能走马观花,“现在能够和手语老师问答、逛融合馆,深切相识文明瑰宝面前的故事。”

    近年来,残障人士正同步享有文明扶植、科技创新成果,把人生活出更多精彩。

    真正的全民浏览期间已经到来。目前,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共有瞽者阅览室坐席3.8万个、盲文图书1.5亿册、视听文献22.9亿册、音视频资本总量超191亿小时。瞽者数字浏览推广工程推动全国公共图书馆配备近19万台智能听书机,在线累计交互1亿余次、3583万小时。

    科技赋能,将让残疾人享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虽然看不到屏幕,但我能够听到屏幕上的每一项内容;有了语音输入和特制输入法,我回消息也很快。”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瞽者协会主席、针灸推拿大夫张婷说。

    近年来,超3000个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干的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改造,无障碍功能上线覆盖旧事、购物等生活高频场景,帮助残疾人超过“数字鸿沟”。

    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徐佳玲用一只健全的右手和一只智能仿生机器左手,天真抓握火炬、点燃熊熊圣火——这个赛博味实足、未来感满满的场景,令人记忆犹新。

    依附脑机接口技能,用“意念”控制义肢和穿戴装备,肢残人士能够完成精细肢体动作;利用中文构音障碍语音识别系统,脑瘫患者可被识别言语、加强沟通本领;通过“辅助诊断—精准调控”一体化脑机系统,伶仃症患儿可精确识别、延迟干预,尽可能趋向病愈……

    残障人士健残融合的未来生活图景,在先进科技成果涌现的今天正加速完成。

    公布于:广东省
    2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