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7 15:57:27
  • 阅读(6333)
  • 评论(54)
  • 彭一小区碉堡。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上世纪60年代末,那时候我八九岁,就一直在碉堡里爬进爬出玩。小时候不了解,爸妈说了才晓得这是上海束缚的历史见证。之前它在小区旧改搬走时我心里空落落的,目前即将搬进新家前看到它又回来了,童年回想全部涌上心头。”彭一小区居民周红顺感触地说。

    碉堡迁回原址。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5月27日,上海市静安区彭一小区举行历史见证物回搬暨上海束缚76周年龄念活动,一座见证上海束缚烽火岁月的碉堡和彭浦新村历史纪念浮雕,在历经珍爱性迁移后正式回迁原址。

    彭一小区成套改造项目是上海目前范围最大的非成套旧住房拆除重修改造项目,在2021年9月启动,居民暂时搬家。经由几年建设,成套的新居建设已基础完成,居民回搬在即。

    睁开剩余 70 %

    居民回搬前,承载厚重历史的碉堡正式宣布“回家”。经由时候的腐蚀,钢筋混凝土碉堡墙体已渐渐班驳,表面的弹痕仍清晰可见,好像无声诉说着76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跟着上海的城市更新,遗留下的碉堡已经很少,而这座却较为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居民庄老师展示小区旧改前留存在手机内的碉堡照片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没有小区的时候就有这个碉堡了,这座碉堡其实也见证了彭浦新村的发展。”谈及这座碉堡面前的意义,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峰表示,为配合彭一小区旧住房拆除重修成套改造工程,相关部门对碉堡进行了全体切割迁移和加固珍爱,“除此之外,全体外观面也做了冲洗。”

    学生在碉堡前成为了庆幸的少先队员。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活动现场,静安区第四中心小学还举行了少先队入队典礼,90名二年级学生在碉堡前成为了庆幸的少先队员。有同学叹息,“以前只在课本里读到‘束缚上海’,本日站在曾经真实的战场上,才真正明白其中的份量。”

    居民向学生们报告浮雕历史。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彭浦新村是一个具有久长历史、传奇经历、庆幸空想的地方。”彭浦新村街道退休干部丁立行站在由8块浮雕组成的浮雕墙前,向在场听众娓娓道来。他从“彭浦”地名的由来讲起,到彭浦民众身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战火淬炼,再到束缚上海战斗打响、彭浦新村建村等等,报告了彭浦新村人民历经风雨一甲子,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奋斗史。

    浮雕墙旁边,还有3个1958年彭浦新村建村时就利用的消火栓。1958年,上海全市水厂联网,改造管道形成轮回网络管道,当时全市共建有市政消火栓4918只,这3只消火栓一直保存至今。

    1958年彭浦新村建村时就利用的3个消火栓。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活动当天,居民代表们踏进了焕然一新的家园。作为全市户数范围最大、改造难度最高、情况最复杂的旧改项目,彭一小区旧改工程刷新全市旧改多项纪录,惠及居民2110户。彭一小区项目规划中特别夸大“留文脉、保记忆”,不仅完整保留碉堡、修复历史浮雕,未来还将通过社区微更新植入赤色文明元素,让居民在古代化居住环境中触摸乡愁、传承精神。

    正如活动现场一位居民所言:“碉堡回来了,历史就不会走远;精神传承下去,未来就有了根。”

    公布于:上海市
    4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