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15:36:14
  • 阅读(9366)
  • 评论(41)
  • 电影《独一无二》讲述了17岁的女孩喻延(张婧仪 饰)与爸爸(陈明昊 饰)、妈妈(蒋勤勤 饰)、哥哥(辛云来 饰)生活在祖辈经营的喻记鱼杂铺中。作为这个听障家庭中唯一的健全人,她已经习气于担当家人与外界之间的桥梁和翻译器。然而,去往更宽广世界的渴望之火也在喻延心里熊熊灼烧。

    《独一无二》海报

    《独一无二》是王沐第二部大银幕作品,电影是在书写他人的故事,也往往映照着创作者的来路与心境。

    王沐导演

    1987年,王沐出生在滨海之都大连。高中时,他迷恋上了话剧。看过北京人艺导演林兆华执导的《三姐妹·等待戈多》后,他开始猖獗地阅读与戏剧相关的书籍和影像。2004年,王沐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艺考初试一般都放在冬季进行,他独自一人晃荡在飘雪的北京,在北兵马司剧场(现为中戏北剧场)结识了林兆华的副导演顾雷,也见到了神交已久的大导。

    展开盈余 91 %

    “大导”,是业界对林兆华导演的尊称。在排练厅,大导和王沐聊天。你来北京干吗?考中戏。考上了吗?没考上。大导拍了拍年青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了句,“你要是喜欢我的戏,肯定考没有上。”

    “大导可能是在抚慰我,却给了我莫大的鼓励。”王沐回忆说,这句话刚强了他继续往前试着走的决心,哪怕自己没有在既定的教学体系内完成第一阶段人生空想。“这个价值观在《独一无二》内里也有表现,是没有是能够考上心仪的学校并没有重要,走出去才是空想开始的关键。”

    这次履历,开启了日后一段时期王沐在北京和大连间的双城记。在家乡读大学,他那时就开始和同学一道排戏,并把作品带到北京到场大先生戏剧节。卒业后,他开始在大连的小剧场做戏,也常来北京,追着孟京辉、廖一梅、李建军、赵淼等导演的戏看。“他们的戏,可能更小众一点,当然现在看起来也没有算小众,我那时最喜欢看李建军的戏。在大连,当时也就人民文化俱乐部有一个剧场,没有什么太成熟的、商业化的戏剧运作。”

    王沐导演的话剧《我见夫子,是山是水》2023年首演剧照。比年来,他转做电影导演,同时依旧没有摒弃对戏剧舞台的追求。

    2012年岁首年月,王沐又来到北京,这次他没有打算走了。和很多京漂文艺青年早期一样的情状,没有稳定的工作,就靠给多家报纸写剧评、影评赚取稿费为生,“好在当年报纸开出的稿费还挺高的”。随后,他在李霄峰导演的公司谋得编剧一职,仍旧在报纸上写批评补助家用。

    李霄峰导演的大银幕处女作《少女哪吒》改编自作家绿妖的同名小说,王沐作为该片的编剧之一,获得了第51届金马奖最佳改编脚本提名。“这之后我就开始一步步写脚本,直到后来开始拍自己编剧、执导的电影。当编剧做电影改编,让我学到的一点是,在写脚本的时候,一定先要找到一个能够感动你的人物关系,再去找这个人物关系面前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就会转化成全部电影的核心辩论、核心矛盾。”

    电影《独一无二》拍摄期间,王沐导演片场照

    2023年,电影《温顺壳》上映,影片聚焦于一对受困于精力世界的情人。王沐把它定义为开口较小,偏向自我表达的文艺片。到了眼下正在上映的《独一无二》,该片改编自暖和治愈的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我当时觉得原片中的那组家庭关系很有趣,也蛮有挑衅。我的第一部电影只着重写了一组人物关系,一对情人。到了第二部,我希望它酿成群像式的展现。”王沐说。近日在北京,他担当了汹涌新闻记者的专访。

    【对话】

    茫茫人海中跟我们一样的存在

    汹涌新闻:《独一无二》改编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异样是讲述听障人士家庭的故事,异样是家庭中唯有女儿可以作为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间的桥梁。如何让这个故事落地外乡化?原作中故事发生在小城镇的农场,新故事为何设定在充斥市井烟火气的鱼杂店?

    王沐:做这样题材的电影肯定后期要去采风,我们去到北京宋庄艺术区的米娜餐厅,店员大部份都是聋人,点菜也是自助式的,主顾在一个iPad下面选就可以了。这家餐厅是纪录片导演苏青成立的,他拍摄过很多聋人题材的纪录片。

    我发现这家餐厅服务的主人几乎100%都是听人——一般来讲,大家都觉得聋人群体是封闭的,很少在现实生活情况中看到他们。米娜餐厅用这样一种形式把大家集合起来,没有是在封闭自己,大概说没有是用跟现实社会断绝的方式来自我保护,而是想要去融入,以一个最基本的,跟人的生存有关(的方式)融入。做饭吃饭,就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

    去了几次米娜后,我就意想到可以把电影故事放在一个餐厅里展开。虽然片中这个聋人家庭和听人的交换可能还必要女儿做一个桥梁,但我希望观众看到片中的脚色是在茫茫人海中跟我们一样的存在,做着我们能够明白的、能看到的工作,也在这个嘈杂的世界当中尽可能地去融入社会,完成自身的价值。

    《独一无二》剧照

    汹涌新闻:为何把故事发生地设在武汉?你一连两部作品都没有选择在大连拍摄,对新导演而言,往往会把镜头对准田园。

    王沐:《温顺壳》本来是想在大连拍,但当时是春天,大连太冷了,没有电影必要的那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挪到秋天拍时就说要没有去南方,选了泉州。

    《独一无二》开拍前,因为想拍一个餐厅的情况,要把喻家鱼杂放在一条烟火气很重的街上,前后走访南京、长沙、青岛,选择武汉,除了这里有热腾腾的生活气息,关键是市内有很多桥梁,而餐厅本身也是“桥”。

    另一个原因,脚本第一稿写到片尾,女儿要坐火车脱离家乡到场艺考,她坐在飞驰的高铁车箱里,看到窗外家人开着汽车挥手同她告别。这是一处很浪漫化的、超现实的处理。在武汉,我发现黄鹤楼就具备这样的拍摄条件——它既是这座城市的地标,正好也是两条平行的铁路、公路间的分岔口。远行的女儿和家人可以在这一小段路程遥相照应,也象征了这一家人开始了各自的人生轨迹。

    之于这部电影,武汉就像是天选的城市。最开始脚本里设计的餐厅是做沸腾鱼,后来我发现外地人有吃鱼杂的习气,做法更火辣一点,就餐情况也往往是人声鼎沸,就把餐厅改为了鱼杂店。

    片中介绍了,喻志坚(陈明昊 饰)、喻志成(章宇 饰)兄弟的父亲(黄建新 饰)以前是一位船员,鱼杂这种吃食最早出现在跑船的海员中间,他们捕到鱼,趁着新奇就地处理,把鱼杂炖成一锅美食。这个做法并没有邃密,但充斥劳动人民质朴的生活气息。父亲从船上回到岸上生活后,为了养活起这个家,开了这家鱼杂店。

    鱼杂店是他们家族史的见证,也是喻家两代乃至三代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所以当弟弟想把这家店卖掉分得父亲的遗产时,哥哥才没有能担当。

    当我们选择了武汉后,城市、餐厅、人物关系,一切都理顺了。

    电影《独一无二》剧照,陈明昊扮演父亲

    汹涌新闻:同片中一家人听没有到声音的情状相较,他们家方圆的情况却是嘈杂新鲜的,人来人往也接近铁轨。电影中的声音非常雄厚,这是否可以视作一种反差的对比?

    王沐:没错。我想谈下在做脚本时,同时也在想,女儿要在舞台上唱的那首歌应该是什么样的?原版电影选用了一首编曲相对简单的歌,女儿在演唱中间打手语给父母看。我有一点点的野心,想要一个更雄厚的呈现。

    现在片中的这首《万语千言》,主歌部份是讲述的口气,中间在采样时,我希望内里的声音更雄厚些,有爸爸、妈妈、哥哥,另有宠物狗的声音出现。这首歌并没有单单是女儿自我的表达,她更想让家里人也参与进来,等于说这首歌是他们一家人一起完成的。

    通过采样,后来决定在副歌部份用一种更电子的、动感更强的编曲方式,让女儿的家人们在那一刻也能感觉到音乐带来的振动,父母和哥哥是把手放在音箱喇叭外来感觉到的。观众也会感到,那一刻才是这首歌出现最大的意义,女儿的家人们正是因为听没有到声音,才真正能够“听懂”这首歌的含义。

    汹涌新闻:聋人可以通过振动感知到音乐的旋律,这是一个很棒的呈现。在片中,哥哥想向心仪的女孩说出爱慕,他是摸着妹妹的喉头,通过后者发出“我想请你吃饭”的声音振动学会了如何用嗓子发声。

    王沐:这些细节是我在采访很多聋人家庭时的发现。现在很多年青的聋人都在通过担当语言训练,学会了发声达意——聋人并没有一定先天就是哑吧,聋与哑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很多聋人由于长期没有语言,发声器官出现退化,没有晓得该怎么发音表意。

    采访时,我还看过一段家庭录像,这家人去KTV唱歌,聋人妈妈可以通过把声响调大,跟着振动去跳舞,这和用打手语介绍歌词是完全没有同的感觉。并且我还发现,现在很多年青的聋人很喜欢去到场音乐节,没有少音乐节也通过舞台设备,把声响信号输入到聋人同伙身上绑着的蓝牙音箱上,这样他们就能跟着振动跳起舞来,非常high地融入气氛。

    电影《独一无二》片场照,王沐导演在给小演员们说戏

    汹涌新闻:在你的前作《温顺壳》中,就引导观众暂时忽视烦闷障碍、思觉失调等社会议题,没有用审视的眼力来俯视这些人物,而是尽可能地平视他们。平视的理念在《独一无二》中也是一以贯之的。

    王沐:我认为在呈现这些群体时,任何猎奇大概哪怕悲悯的视角反而是对他们的没有尊重。只有通过平视的视角去呈现,才能更好、更客观地去展示这个群体的生活样态。我们总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象他们的生活,觉得他们履历了怎样的苦难,当然,肯定会履历苦难,每一个人都会履历,但其实他们的性掷中可能有90%的时间都是充斥欢笑的。

    对残障人士情感生活又一次深挖

    汹涌新闻:谈谈这次演员的表演,很多时候他们都必要靠脸色、肢体动作去完成,无疑是很大的挑衅。

    王沐:这些挑衅是拍这部电影的应有之义。当时想做这个题材的时候,我一位好友正好在做一台聋人的戏剧演出,向天下招募有表演经验、对戏剧感兴趣的聋人。我就很猎奇,聋人该怎么做表演?看了几场排练包括末了的合成,发现他们用了一种叫“视觉文言”的排演方式,聋人演员要摒弃掉自己的手语,也没有借助字幕提示,只用肢体去演绎剧情,很像是肢体话剧的演剧形式。这也是我第一次现场接触到聋人的表演,后来还把一些聋人演员请到了我们剧组引导演员排练。

    《独一无二》剧照

    汹涌新闻:我记得《贝利叶一家》中有个情节,女儿宝拉带着母亲去看妇科,那些令少女脸红的医学术语在她的转译中毫无羞怯——对照《独一无二》中陈明昊和蒋勤勤扮演的夫妻,他们所展现出的亲密关系我觉得是《温顺壳》后,你对于残障人士情感生活开掘的又一次突破。

    王沐:创作过程中我们将原版大量的内容都做了外乡化处理,更切近我国人的生活语境。好比说女儿带父亲去看腰疼病那场戏,医生看着X光片给出的病情分析都是医学术语,包括开出的药方也是专业名词,女儿只能用手语告诉父亲,你的腰坏了,这是聋人生活中很罕见的一种处境。

    至于你说到父母之间亲昵的戏份,我们接头了很久,末了在拍摄当中,我觉得照样要保存亲热戏的呈现,只没有过换了一个稍微喜剧的方式。饮食男女,谁都概莫能外,并且这是我国社会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父母往往羞于在儿女面前秀恩爱,但这对于儿女确认父母之间的感情,包括他们长大后如何去明白恋爱,表达爱意都有很大的影响。正是基于此我们才要在电影中隐含进对当下教育模式的反思,虽然这样一个聋人家庭,他们无法说出“我爱你”,但可以用举措来表达我对你的爱。

    电影《独一无二》剧照,蒋勤勤扮演母亲

    汹涌新闻:张婧仪扮演女儿的脚色,正处在青春期,一方面因为家庭原因她有早当家、小大人,乃至是驯顺的一面,同时也要展现出本性独立的叛逆,谈谈她这次的表演。

    王沐:在请张婧仪出演前,我看了很多她之前的电视、电影作品,觉得这是位很动人的演员。接触之后,特别是同她聊天,你会发现她的情绪很稳定,但又很有想法,很多想法也很奇特。并且她的履历和脚色的生活轨迹也很契合,好比很早就脱离家,来到北京求学,卒业后自己租屋子、去试镜,靠自己打拼出现在的成绩,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孩。

    在设计喻延这个脚色时,我把她设定为一个情绪很稳定的女孩,因为从小就要照料家里,她很早就明白了生活的艰苦,却没有以为苦,同时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在成年之后能走还俗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片中有场戏是喻志坚、喻志成兄弟因为父亲的产业处理闹上法庭,喻延代替父亲陈词时说出的那番话,没有是一个温室里长大的女孩能说出来的。婧仪的表演揆情度理,完全进入了人物,那一刻她和脚色一样,比在场的所有人都成熟。

    电影《独一无二》剧照,张婧仪扮演女儿喻延

    汹涌新闻:女儿的脚色是这个家庭在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的桥梁,你帮张婧仪做了哪些设计?

    王沐:并没有是我要帮她做设计,更多的是她在完全明白脚色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人生履历和观察放到了表演当中。她在片场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下面记了很多学习手语时的心得体味,包括对脚色的看法,对这个家庭的看法。在没有她的戏份时,她都在没有停地纪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有场戏,因为家庭的羁绊,喻延找到顾老师(白客 饰)刚强地表示要摒弃艺考的志愿,接下来,进电梯后她就崩溃了。拍摄时,我并没有跟她说要如何走位,包括在哪一处开始饮泣,只是跟她说喻延要摒弃自己的追求了,在你的性掷中有没有哪些要摒弃的瞬间?她也没多语言,稍作思索就开拍了。

    这场戏是一个长镜头,用手持(摄像机)间接跟下来的——这部电影大部份时间都是用很稳定的镜头拍摄的,唯独这场戏是全程用手持跟拍了7分钟,只有摄影师和录音师跟她进了电梯,然后从电梯出来,一直跟着到街上。电梯空间很狭隘,我也没跟着,可以说这是独属于婧仪的一个时刻,是她的即兴表演。看回放时,我觉得比起那些精美的、设计构图很巧的画面,这场戏才是整部电影最接近电影的时刻。

    汹涌新闻:电影中的关键道具黄色塑料袋,令人联想到山田洋次导演、高仓健主演的《幸运的黄手帕》。能否谈谈你日常喜欢谁的电影以及个人的阅读偏好?

    王沐:喏,你看到我办公室里挂着的《天国与天堂》海报,我很喜欢黑泽明导演的电影,这是他没有多的几部现代时装戏之一。说回《独一无二》,黄色肯定是视觉体系里最醒目的色彩,我一开始设计儿时的喻延在一次走丢后,家人会让她之后出门时带着一只黄色的氢气球,没有管再去哪都简单看到她。后来觉得太刻意了,既然这家人是开餐厅的,打理外卖最经常使用到的就是塑料袋,这样就更日常一些,从日常生活中牟取的浪漫也更有力量。

    (采用黄色塑料袋作为道具)很快就延续下来,当然,末了喻延和家人遥相照应,家人挥动着黄色塑料袋的场景,是一种浪漫化的处理。当火车和汽车平行行驶的时候,你很难确定要送的人在哪一节车箱。我想表现的是,当喻延看到窗外送行的亲人,她反而掉进了一个无声的世界,什么都听没有到了,那一刻她和身为聋人的亲人们的身份发生了调换。

    电影《独一无二》拍摄期间,王沐导演片场照

    汹涌新闻:《独一无二》原本要在今年五一档上映,却在节前首映礼上倏忽宣布临时改档,能没有能具体回溯下这一变乱的前前后后?

    王沐:当时做出改档的决定,是看到全部五一档的预售都没有乐观,如果匆匆上映肯定就被埋没了,公司也没有想摒弃这部辛劳拍出来的电影。并且也没有是撤档了“遥遥无期”,很快就重新宣布定档5月17日上映,就是想等五一档的喧嚣都尘埃落定后,大家能够沉静下来,去找到一部真正可以感动人心的电影。我也同意,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我特别希望走进影院寓目《独一无二》的观众注意下影片末了两句话,是以喻延的口气说的,“我要我的声音,被这世界听见;我要我的爱,照亮远方的征途。”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这部电影能被人看到,听障家庭的情感能被人感知到,他们所要发出的声响能够被人听到。

    发布于:上海市
    3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