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9 06:52:03
  • 阅读(9017)
  • 评论(21)
  • 编者案:越南战争竣事50周年之际,一些美媒借机描画美国的所谓“正面形象”,同时衬着“中国威逼”,挑拨亚洲国家之间干系。但谁真正为亚洲好?美国亚洲计谋的实质是什么?亚洲国家对付这些事关地区大势的成绩广泛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本期“环球圆桌对话”约请三位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笪志刚:黑龙江省社会迷信院西南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家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传授

    李开盛:上海国际成绩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谁真正为亚洲好?答案不言自明

    笪志刚

    今年是越战竣事50周年,美国主流媒体上出现不少纪念性文章,其中不乏对付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绝对下降的失落,也有眼见中国与周边国家共促亚洲繁荣稳定的不甘。为此,一些美媒不惜再次衬着“中国威逼”,比如在美军撤离越南50周年这个节点鼓噪中国“接管”亚洲等,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干系。但中美两个大国谁将亚洲作为安身立命之所,谁将亚洲作为“计谋棋子”;大概通俗点说,谁才是真正为亚洲好?对付亚洲各国来说,答案不言自明。

    就历史维度而言,广义上的越南战争是从1955年连续到1975年,整整20年时间。越战期间和随后几十年来美国在亚洲的政策与言行,给地区国家和人民留下的一个整体印象,就是它不断试图复制或重演“拉一派打一派”做法,继承恪守暗斗思维,忙于在亚洲组建双边或多边盟友系统、编织军事收集,干涉地区事务,制造地缘紧张,给亚洲一些国家许下口惠而实不至的答应,实际上却干扰着亚洲国家和全部地区的自立进展。

    展开剩余 84 %

    如果美媒非要进行比拟,那么它们不妨看看,已往几十年来,与广大周边国家共享和共建亚洲家园的中国,如何一以贯之地秉承宁静共处五项准绳,如何与亚洲各国建立并不断深化友好干系,如何一直努力于保护亚洲稳定、促进共同繁荣。中方的相干努力体目前诸多方面,比如1991年与东盟建立对话干系,随后一起提升至全面计谋伙伴干系,并提出与东盟共建宁静、安宁、繁荣、优美、友好“五大家园”,这类开放、包容的周边内政理念与实践博得好邻居、好伙伴、好同伙的认可;再如提出有利于亚洲进展、平安和文明互鉴的系列倡议,博得亚洲国家广泛赞誉,如此等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与个体域外国家在亚洲打造“小圈子”、编织“俱乐部化”小团体、制造地缘分歧和阵营对立不同,中国坚定支持亚洲走出一条自力自立、相互尊重、同等互利、开放包容、合作双赢的特色进展道路,并不断以自身进展造福全部亚洲。作为亚洲小家庭一员和负责任大国,中国高度注重周边,不断同周边国家拓展互利合作,渐渐形成更为精密的共生、协同进展款式,也生动诠释了中国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稳定的重心、经济进展的引擎、地区平安的支持。中国的繁荣离不开亚洲,亚洲的进展也离不开中国。从合作结果看,中国成为亚洲经济的最大贡献者,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到达30%左右的同时,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无力带动了亚洲整体进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众多亚洲国家的最大商业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

    放眼将来,中国将会继承推动亚洲地区合作走深走实。从上合组织进展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地区合作组织,到中国—中亚机制成为促进中国和中亚五国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再到澜湄合作助推澜湄流域经济进展带蓬勃进展;从中亚班列开通新线路、中吉乌铁路启动,到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度开行破万列,再到《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干系协定》(RCEP)加快实行,中国将持之以恒地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美国亚洲计谋的嬗变

    张家栋

    美国主流媒体上有关越战的纪念性文章和围绕“美国又一次撤离亚洲”的讨论,为我们提供了回想和探讨美国亚洲计谋嬗变与实质的契机。

    美国的亚洲计谋根植于其地缘特性和历史传统。早在18世纪刚自力不久,美国就试图与当时的印度建立联系。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叩开中国广州港,标志着美国以“自在商业”参与亚洲事务的劈头。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美国霸占菲律宾、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借助经济和海权优势在亚洲边缘地带构建势力范围。1922年,美国通过主导签订有关中国成绩的《九国条约》将这一逻辑轨制化,以经济为先导、海权为支持全面参与亚洲事务。

    二战竣事和暗斗开启,亚洲很大程度上被卷入美苏两大阵营匹敌。根据1947年提出的“杜鲁门主义”,美国渐渐建立一套针对苏联的全球军事联盟系统,彻底改变罗斯福时代的美国对外政策。基于此种设想,美国先后参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暴显露当时美国亚洲计谋的思维范围,带有明显暗斗思维的“多米诺骨牌实际”让美国误判了亚洲局势。美国在越南投入重兵,耗资庞大,却长时间陷于战争泥潭,引起国内强硬反弹。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干涉干与主义严重受挫,促使华盛顿进行计谋思维转型,渐渐从军事优先转向更加灵活的地缘政治计谋。

    越战创伤促使美国调整亚洲计谋。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破冰,1973年有关越南成绩的《巴黎宁静协定》签订,标志着美国亚洲计谋重心开始从军事匹敌转向经济整合。暗斗后期,美国通过“广场协议”等推动日元升值和日本产业外移,助推“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以世贸组织(WTO)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为框架,编织亚太经贸收集,奠基美国“平静洋世纪”的经济基础。

    不过,跟着国内政治极化和“产业空心化”等成绩加重,加上中国正式加入WTO以来完成稳定快速进展,美国在亚洲的计谋焦虑日益上升。2011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试图重塑亚太商业法则,强化军事安排。这一计谋履历称呼和计谋层面的调整与演化,酿成目前的“印太计谋”。这标志着美国亚洲计谋从经济优先转向地缘政治与经济运作并行的混淆博弈形式。

    但很明显,以后的美国亚洲计谋浮现出明显的抵牾态势:一方面是延续暗斗期间建立的联盟系统,在东亚盟国驻有重兵,与菲律宾等国的军演也有升级趋势;另一方面又认识到自身力量的不敷,需对传统亚洲计谋进行调整。

    同等有序的多极化已经成为现当代界的大势所趋。但这里的“极”,已不再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客脑中那种孤立性乃至匹敌性的“极”。经济全球化时代建构起来的国家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干系,在新技术工具的加持下将会转型,进而从器物、法则层面的全球化,深切到知识、思维层面的全球化,并带动实体经济的“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在这类情况下,亚洲将来极大概会形成不同于传统地舆空间意义的多极化或多枢纽款式。新的力量枢纽将同时触及地舆空间和相干进展领域,比如亚洲各国将在高端制造和5G、新能源等领域找到各自位置。

    美国以后亚洲计谋的成绩,恰恰在于不愿接受世界多极化的大势,不克不及真正明白“极”的维度变化,而是恪守暗斗期间遗留下来的零和博弈思维,据此为大国之间干系计整齐个消极、摹拟历史某个阶段的“将来”。考虑到其庞大体量、软硬实力等,美国如许的设想和“计划”无疑是风险的,只会对地区和安稳定带来打击。近些年来,美国为完成本身的所谓“计谋设想”而实行一系列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结果既没解决美国国内经济布局成绩,也没改变美国与亚洲国家在经贸等层面相互依存的事实。

    站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亚洲正在迎来深入的款式重组和次序重构。美国的亚洲计谋能否超越暗斗窠臼,真正摆脱历史惯性并转向将来视野,不仅关乎美国自身国际形象与影响,也对亚太久远宁静与繁荣具有重大影响。唯有坚信人类社会终将向着命运与共、合作双赢偏向进展,在多极化或多枢纽款式的大势中追求大国间干系的动态平衡,方能誊写亚洲乃至世界的历史新篇。

    共建亚洲家园何以成就斐然

    李开盛

    亚洲是一个在政治轨制、经济进展程度、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都浮现出多样性的地区,不同文明的国家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小家庭。近来几十年来,地区国家在促进地区合作双赢的实践中形成相互尊重、协商同等、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亚洲方式,在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衅和联袂构建美好亚洲家园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一是经济增长动能连续,这是共建亚洲家园的关键基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呈报表现,2024年亚洲经济规模在全球占比高达49%,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到达60%左右。亚洲地区既有经济体量上的世界经济大国,也有进展程度上的发达国家,另有诸多新兴经济体和进展中国家,地区整体和安稳定的环境为各国经济进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亚洲开辟银行公布的《亚洲进展预测》呈报表现,尽管面对商业壁垒加重和地缘政治紧张等风险,2025年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增长率将分别到达4.7%、4.7%和6.0%。

    二是地区合作不断增强,这是共建亚洲家园的重要保障。岂论是连续进展强大的上海合作组织,照样方才生效实行不久的《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干系协定》(RCEP),一系列地区多边架构见证着地区包容性合作和一体化进展的微弱势能。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扰乱国际经贸次序的时候,亚洲地区外部的这类合作尤显宝贵。

    三是进展潜力依旧庞大,这是共建亚洲家园的内在趋势。亚洲国家广泛坚持进展优先,主动改善民生,这为完成地区共同进展提供了无力支持。新一轮科技反动和产业变革迅猛进展,亚洲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相干领域渐渐走向世界前线,增强科技立异合作、促进科技结果共享等方面也有诸多潜力可挖,进而能够更好地助力各国进展。

    正是在如许的配景之下,本世纪以来,亚洲地区在经济上保持快速增长,成为全球进展洼地、和安稳定绿洲。亚洲既是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共同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内政理念,提倡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引领中国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开辟新的境界。

    在此历程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尊重彼此焦点利益和重大关切,不断积累共识、增进互信。这类高度互信,成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一直把进展摆在优先位置,亚洲国家互联互通收集不断美满,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巴经济走廊等共建“一带一起”标志性项目纷纷落地。另外,中国提出并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连续的亚洲平安观,让亚洲连续成为全球款式中的稳定板块。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成绩斐然。亚洲经济占全球比重稳步上升,在完成自身进展的同时,也为促进世界共同进展作出重要贡献。以后,世界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打击,多边商业体制遭受严峻磨练,这让亚洲国家在增强地区经贸合作方面面对更大的紧迫感。放眼将来,亚洲国家需要继承共同保护多边商业体制,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坚决反对商业投资保护主义,用好东亚、亚太等地区合作机制,高质量实行RCEP,推动签订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以亚洲开放融通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置信联袂共建美好亚洲家园将会取得更大进展和成就。

    公布于:北京市
    3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