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7 12:22:55
  • 阅读(4578)
  • 评论(51)
  • 作为“南京都市圈”的焦点乡村,南京近年来与江苏省内以及安徽的乡村在跨市、跨省合作交换上动作频密。往常,它又“眼睛向内”,推进下辖各区的跨区之间合作,重塑乡村竞争劣势。

    据南京市雨花台区当局官网消息,克日,高淳区与雨花台区开展合作共建签约活动,推进地区联动发展。高淳区、雨花台区党政主要向导到场签约活动。

    双方签署了我国(南京)软件谷与南京高级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园结对共建协定。位于雨花台区的我国(南京)软件谷,是天下首批国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树模基地,目前已集聚涉软企业4462家,海表里上市企业14家。位于高淳区的南京高级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园,是南京独一以高级职业教育和运用型本科教育为特点的科教园区。

    根据协定,双方将提拔主导产业地区协同、集群集群发展水平,构建招商联效果制,同时发挥我国(南京)软件谷在产业、技术、人材等方面的劣势,鼎力大举支持南京高职园发展软件信息等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淳区产业提档升级。

    这是南京下辖区今年以来开展跨区合作的最新动作。此前,已有多个区相互签署了地区联动合作或共建发展合作协定。

    据江宁区当局官网消息,5月7日,江宁、溧水、高淳等南京南部三区配合举行地区联动合作签约活动,推进地区劣势互补、协同发展。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党政主要向导到场签约活动。

    展开剩余 72 %

    根据地区联动合作协定,江宁区与溧水区将坚持以产业互补、资本同享、创新协同、合作共赢为合作导向,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基础办法、园区共建等范畴加强地区一体化合作,推进内部产业梯次转移,高水平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提拔地区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水平。江宁区与高淳区将坚持以产业共育、要素共引、强优补短、互利共赢为合作导向,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材交换、基金管理等范畴加强合作,深化“研发+制作”“总部+基地”“头部+配套”新型协作干系,通过整合资本、优化产业布局,进步地区内产业总体规模。

    此前的3月5日,江宁区还与秦淮区举行了地区联动合作签约活动。江宁戋戋长黄成文和秦淮戋戋长凌向前分别代表两区当局签署地区联动合作协定。根据协定,两区将立足各自资本天赋劣势,创建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交换互鉴,在产业协作发展、科技合作创新、民生范畴合作、社会管理共治、片区(土山)开发范畴等五个方面开展地区联动合作。

    另据“鼓楼微讯”微信"大众号消息,4月1日,鼓楼区与雨花台区开展合作共建活动。鼓楼高新区与雨花经济开发区签署计谋合作协定,双方将构建全面合作干系,不断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人材链的衔接融合,推进地区内产业资本集聚,完成资本同享、劣势互补、协同发展。

    别的,南京江北新区也分别在2月18日和21日与玄武区、鼓楼区举行了共建发展合作协定签约活动。据“南京江北新区”微信"大众号,根据合作协定,江北新区与玄武区、鼓楼区将充分发挥各方资本劣势,在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协作、招商引资共建、大众资本同享、干部双向交换等方面深切合作。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重到,上述各区间签定的协定中,排在首位的均是产业协同发展。其面前是南京面临日益猛烈的乡村竞争,希望各区通过跨区联动各展所长、互相借力、劣势互补,最终构成合力,塑造全市层面的竞争劣势与发展劣势。

    今年1月2日,南京召开“新年第一会”——全市科技大会暨产业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提出进一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材链深度融合、构成闭环,加速扶植具有环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央主承载区,全面打造科技强市、产业强市、人材强市。

    随后,南京又举办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宣布建立4个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举全市之力突破机器人、人工智能(软件)、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条新赛道。

    要“举全市之力”,冲破板块支解,各区协同发展相当重要。以江北新区与玄武区、鼓楼区的跨地区合作为例,江北新区与鼓楼区同处拥江发展前沿,产业互补性强,有益于进一步缩小“自贸实验区+服务业扩展开放试点”叠加效应;而玄武区坐拥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本以及新医药与性命康健等古代产业,三地联手,可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材链深度融合。

    5月9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专题调研四大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工作时指出,要强化统筹协调,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惠企政策、成果转化、要素保证等方面树牢“一盘棋”思维,更好凝聚各层级、各板块打好产业攻坚战的合力。

    “变特点为劣势,在差别化中做强每个‘1’,更能发挥‘1+1>2’的整体效应;变落差为势能,让‘你的资本’成为‘我的助力’,把‘我的劣势’化作‘你的时机’,势必不断释放跨区联动集群效能、组合潜能。”对各区密集联手之举,《南京日报》相关评论表示,“这种跨区联动,将使全市产业布局更公道,生产要素利用服从更高,乡村内部经济发展更平衡。”

    发布于:上海市
    9  收藏